腫瘤細胞休眠和凝血活化有相關性
發布日期:2017-10-28在小細胞肺癌患者,行化療聯合低分子量肝素、或不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療發現,低分子量肝素組提高總體中位生存期(13個月對比8個月)。在海外醫療的臨床試驗中,隨機分組385例進展期腫瘤患者,每日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達肝素或者安慰劑1年。雖然總生存率沒有差別,但后來的亞群分析提示,低分子量肝素組有更好的預后及生存期(43.5個月對比24個月,比對照組延長生存期17個月)。
在惡性腫瘤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中,302例腫瘤患者給予6周的肝素治療和安慰劑治療,結果發現低分子肝素組,可有明顯的生存率獲益(8個月對比6.6個月),與實驗結果相似,患者的平均壽命延長6個月或更長(15.4個月對比9.4個月)。另外,有試驗研究比較602例有深靜脈血栓的腫瘤患者,行華法林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療的療效差異,兩種治療的一年生存率沒有差異。
亞群分析顯示,在深靜脈血栓時沒有轉移的患者,有更多的生存獲益(80%對比64%)。一項對138例進展期腫瘤患者的研究表明,低分子量肝素沒有提高生存期。近,包含7項研究的一個薈萃分析表明,抗凝藥物降低1年生存期,低分子量肝素降低8%,華法林降低3%。總的來說,從所有的臨床試驗結果看,在進展期腫瘤患者中,抗凝藥物有適度的抗腫瘤效果,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
檢測發現,大量的前列腺、甲狀腺和乳腺以及其他部位的微小癌或原位癌,這提示腫瘤細胞能夠以休眠狀態存在。研究發現對有深靜脈血栓的患者,行華法林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療6周或6個月,結果6周組419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發現有癌癥,6個月組435例患者中只有45例發現有腫瘤(優勢比為1.6,95%),驚人的差異是泌尿系統腫瘤的發生率。
海外醫療領域推測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可阻止腫瘤出現臨床癥狀。在第二次心臟研究中,3052例中年男性被檢查出有高凝狀態和冠狀動脈疾病。雖然上述相關性沒有被報道,但一個驚奇的表現是,血纖維蛋白肽A和凝血酶原活性片段,具有持續凝血活性的人群中,癌癥相關死亡發生率較高,其中消化道腫瘤的腫瘤相關死亡率高(相對危險度3.26)。有趣的是,在該項研究中,開始出現高凝狀態和發現惡性腫瘤的中位時間間隔約為5年。
出國看病費用詳詢愛諾美康,以往這些試驗提示,凝血活化和腫瘤細胞休眠有相關性。我們假設,凝血的持續激活能夠使休眠的腫瘤細胞、轉化為更具侵襲性的生物表型。目前,這種持續性凝血活性的原因還不清楚,可能與年齡和基因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