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段和下段食管癌居然不是一種病?
發布日期:2017-11-02食管癌僅占美國癌癥新診斷患者數的1%。但是,在診斷五年內,會有80%的患者死亡,目前的治療方法往往無法改善存活率。此外,食管腺癌的患者數在過去四十年飆升,自七十年代中期以來增加了6倍。在該領域內,食管腺癌與胃癌之間的關系不確定,也給治療方案的確定帶來負擔。
新研究為發病率越來越高的食管癌治療提供了新的見解。食管癌的兩種主要類型,上段食道癌和下段食管癌在分子特征上有顯著差異,因此,這兩種食管癌應視為不同類型的疾病。
一份對世界各地患者559例食管癌樣本綜合分析表明,食管癌的兩種主要類型在分子特征上有顯著差異,因此,這兩種食管癌應視為不同類型的疾病。該研究發表于在《自然》雜志,來自TCGA基因組學研究網絡,其中包括兩個關鍵點:首先,上段食道癌與頭頸部癌癥更為相似,而食管下段的腫瘤與胃癌一種亞型幾乎無沒有分別。第二,癌癥臨床試驗應根據分子亞型將患者分組,一般來說分為下段食管癌和胃癌分為一組,上段食道癌應該單獨評估。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愛諾美康轉診醫院之一)的TCGA食管癌研究的聯合負責人,Adam Bass博士說:“這些發現增加我們目前對食管癌基因組學的理解。“我們希望這項研究可以確定食管癌領域的一些長期未知的因素,為研究人員和藥物開發者作參考,幫助他們在開發臨床試驗和治療方法上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幾十年來,醫生一直知道,在顯微鏡下觀察食管癌細胞,一般會有兩類,一種類似于胃癌或結腸直腸癌的腺癌和鱗狀細胞癌,另一種類似于肺部,皮膚和頭頸部癌。而醫生不知道的是,腺癌和鱗狀食管癌的分子上的差異,以及食管腺癌與胃腺癌之間的關系。
國際TCGA研究網絡的首席研究員,Van Andel研究所的教授Peter W.Laird博士說:“我們已經證明,這些臨床亞型,在分子水平方面有很大差異。“這些發現表明,腫瘤的起源(食道還是胃部)不如腫瘤的分子特征重要。”
這個新研究的結果,對繼續辯論食管癌和胃腺癌的分界線的必要性持反對態度,研究認為應該將胃食管腺癌視為一個單一的實體,類似于結直腸癌。具體來說,這項研究顯示,食管腺癌在分子層面上,與一種胃癌(染色體不穩定腫瘤)是非常相似的,其標志是顯著的染色體畸變。腫瘤學家說,這樣的對食管腺癌的詳細的分子分類學上小小的視角轉換,可能會改變他們的研究和治療方法。
“從TCGA的數據可以看出,食道鱗狀細胞癌和食管腺癌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兩種癌癥的患者不應該被納入同一個治療試驗。”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胃腸腫瘤學家Yelena說。“在食管腺癌中,細胞通路和藥物治療策略的組合很可能會成功。在后續研究中,研究者會探討這些改變對于治療有什么意義。“TCGA研究團隊的成員說,這些研究代表了專門的合作者的工作,他們尋求大限度地獲得結果,尋找新的抗癌方法。
國際TCGA研究網絡的首席研究員和系統生物學研究所的教授Ilya Shmulevich博士說:“TCGA的研究超越了任何一個機構或個人的工作。“這類大工程只有靠世界各地數以百計的專家、和科學家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他們將這幾年的時間獻給這些項目,就是希望能為病人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參考:
http://www.dana-farber.org/newsroom/news-releases/2017/comprehensive-study-of-esophageal-cancer-revals-several-molecular-subtypes--provides-new-insight-into-increasingly-prevalnt-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