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免疫細胞和干擾素的作用?
發布日期:2017-11-06通常,從顯著延長生存時間來看,標準的MTD化療劑治療進展期轉移性腫瘤,常常被證明無效或僅有適度的臨床療效。而且這種治療,多數被看作是姑息性治療措施而非治愈性措施,往往伴隨顯著毒副作用。在此,建議應該重新思考制訂更有效的且毒性較小的化療策略。為了評價節律性化療對轉移性腫瘤的療效問題,現正由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予以解決。許多研究的證據顯示,節律性化療治療晚期轉移性腫瘤,是很有希望的治療策略。
當然,需要進一步評價這種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建議應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首先應該在進展期轉移性腫瘤相關臨床前模型中,評價化療組合方案加或不加如抗血管生成等藥物的療效,這種模型可反映腫瘤細胞,從原位原發瘤到臨床相關遠處器官轉移性播散的過程。遺憾的是,臨床前治療模型,在過去50多年的臨床治療性研究中卻很少應用。
出國看病費用?詳詢愛諾美康。實驗室通過努力,已成功地構建了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的這類模型,但是需要進一步構建其他腫瘤的更多模型。這些模型和方法將有助于解決,在發展理想的節律性化療中遇到的主要挑戰,即決定哪種細胞毒性藥物或藥物組合,包括分子靶向藥物可產生大獲益。臨床前與臨床研究人員之間的密切互動,將有利于推動這些研究的進展。
腫瘤的免疫系統識別,自19世紀末以來,在現代醫學中一直在探索使用免疫學武器戰勝腫瘤的想法。現代腫瘤免疫學的誕生通常歸功于20世紀40~50年代的實驗發現,即接觸無害腫瘤成分接種疫苗,可以保護近交系小鼠抑制隨后接種的肝腫瘤細胞、在隨后的幾十年中,應用免疫健全或免疫缺陷宿主,進行了無數的免疫接種激發實驗,以解析疫苗接種保護宿主的免疫機制。總體上結果很清晰,但形成了臨床前和臨床腫瘤免疫學的矛盾基礎,這是理解目前和未來治療發展必須考慮到的。
天然免疫是基礎,其免疫細胞和分子如吞噬細胞和干擾素可直接攻擊腫瘤,而抗原呈遞如樹突狀細胞和其他細胞,是產生獲得性免疫所必需的。骨髓來源抑制細胞起負面作用,抑制抗腫瘤免疫。自然殺傷(NK)細胞,可非常活躍地對抗循環腫瘤細胞,因此它們發揮了顯著的抗腫瘤轉移作用。沒有NK細胞,腫瘤細胞的實驗性轉移能力可以增加上百倍。
T細胞是腫瘤免疫的主要細胞,如細胞毒性T細胞(CTLs)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輔助性T細胞(Th細胞)是樹突狀細胞(DC)抗原呈遞后激活CTLs所必需的,并產生ifn-7及其他細胞因子,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強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和抗原的表達。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可抑制抗腫瘤免疫,并使傳人和傳出階段受益。NKT細胞也顯示出抗腫瘤轉移活性,但其中也包括有利于腫瘤的亞群。
在免疫接種激發實驗中,一般認為B細胞和抗體是無 關緊要甚至是有害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如CD55和CD59等生理性補體抑制劑的表達,實體腫瘤對抗補體介導的抗體細胞毒作用大多是耐受的。皮下或肌肉異位接種大量快速增長的腫瘤細胞,可快速刺激小鼠免疫接種激發模型,往往會低估抗體的保護作用。此外,在這些實驗中涉及的多數腫瘤抗原在細胞表面并不表達,因此要么是抗體不可及,或是抗體結合并未直接抑制有絲分裂信號,而后者是介導如曲妥珠單抗等,目前治療性抗體活性的重要機制。出國看病費用?詳詢愛諾美康。
因此,無論是過去,還是目前腫瘤免疫學仍集中在T細胞的研究,且臨床轉化的努力也集中在此。但明顯反差的事實是,單克隆抗體是有效的免疫治療工具,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監管機構的批準,而以T細胞為基礎的治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