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碳離子在腫瘤治療上的功效
發布日期:2017-12-08盡管患者人數及隨訪時間還不足以提供非常可靠的對比,但是,碳離子放射治療的3年眼球摘除率,低于在Loma Linda大學采用質子治療的相似病例組。基于CT掃描制訂治療計劃的碳離子放射治療,在治療中等或巨大腫瘤方面具有優勢。淚腺的惡性上皮性腫瘤較為少見,手術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很難在眼眶內進行大面積切除。因此,海外醫療研究人員已著手研究局部控制率較高,并能保護眼球和視力的治療方法,3周12次照射的碳離子治療計劃已被臨床采用。
到目前為止,12例患者中已有5例接受了總劑量為48Gy(RBE)的放射治療,另外7例接受了52.8Gy(RBE)的放射治療。雖然局部控制效果很好,但確定合適靶區對于預防切緣復發是至關重要的。腦腫瘤惡性膠質瘤(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及膠質母細胞瘤)是難控制的腫瘤之一。MRS迄今為止已進行了兩項臨床研究。
在第一項研究中,X線輻射方法初為50Gy(RBE)5周25次,在放射開始后的第1周及第4周或第5周聯合使用尼莫司汀。隨后,在2周內進行8次碳離子放射治療,增加5個劑量水平。研究結果表明,局部控制和生存率隨劑量遞增而提髙,并證實了碳離子放射治療的療效。在靶區之外并未觀察到3級以上的后期毒性反應。盡管碳離子束的治療效果已取得改善,但長期生存率仍不理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目前,單獨應用碳離子的第二項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碳離子具有非常令人鼓舞的物理與生物學特性,三家重離子研究機構已開展臨床研究,研究碳離子對各種腫瘤的治療功效,并開發能給腫瘤提供有效劑量的技術。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3500例患者接受了治療,并對其毒性反應和腫瘤局部反應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周圍正常組織并發癥的發生率可接受的情況下,碳離子可以提供足夠的劑量來控制腫瘤。
對碳離子反應良好的腫瘤包括腺癌、囊腺癌、肉瘤等局部晚期腫瘤及非鱗狀細胞腫瘤。碳離子治療效果較好 的腫瘤種類有顱底腫瘤、頭頸部腫瘤、非小細胞肺癌、肝細胞癌、骨與軟組織肉瘤、直腸癌術后盆腔復發及前列腺癌。大劑量低分割碳離子治療方案,對幾乎所有類型的腫瘤都具有療效也已被證實。開展質子、碳離子與現代光子技術對比的隨機研究,對確定帶電粒子射治療的佳功效具有重要意義。
從建立碳離子機構所需的費用預算,便可看出此類研究的重要性。由于碳離子的質量比質子重,束流線的磁鐵及旋轉治療機架等部件,也相應地較大且價格較高。雖然目前正處于建設之中的海德堡重離子中心,將擁有碳離子旋轉治療機架。但是到目前為止,現有的碳離子治療機構,都還沒有安裝旋轉治療機架,而只安裝了固定束治療裝置。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由于目前已建成的治療機構相對較少,且每個機構都需要大量獨立的個性化工程設計,或是從現有的政府研究實驗室的技術及部件改造而成。因此,這些設備的建造費用難以明確估算,這表明這些機構的建設成本將是一個大問題。不過,目前已有廠商開始提供,預計價格較低的固定碳離子束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