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看病 95%胰腺癌檢測出基因突變
發布日期:2017-12-15原發性深靜脈血栓統計學證實,原發性深靜脈血栓與此后出現的黏液癌(包括胰腺癌)有關,尤其是多見于隨訪過程中出現的靜脈血栓患者。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是與胰腺癌和其他癌癥相關的副腫瘤綜合征,扁桃體切除已被證實是預防胰腺癌的保護性因素,而此術式對其他癌癥的作用尚處于觀測中,并且3%的胰腺癌發病,估計與遺傳易感性相關。
去美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原發胰腺腫瘤包括胰腺外分泌腺腫瘤,或內分泌胰島細胞瘤。非上皮細胞腫瘤如肉瘤和淋巴瘤少見,導管腺癌占胰腺惡性腫瘤的75%~90%,胰頭癌占57%,胰體癌占9%,胰尾癌占8%,交界處癌占6%,另有20%具體解剖部位未明。其他較少見的特殊類型包括腺鱗癌、嗜酸細胞癌、透明細胞癌、巨細胞癌、印戒細胞癌、黏蛋白癌和未分化癌,未分化癌多見于胰體和胰尾部,胰頭部少見。
臨床報告顯示,單純表皮樣癌(腺鱗癌的變異型)多與高鈣綜合征有關,囊腺癌進程緩慢,多年后病變仍較局限。壺腹部癌、十二指腸部癌和膽管遠端癌都易與胰腺癌混淆。轉移性腫瘤研究顯示,胰腺原發癌與轉移癌的比例是1:4,常見的轉移到胰腺的腫瘤為乳腺癌、肺癌、表皮惡性黑色素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大約95%胰腺癌及其轉移灶中都檢測出K-ras基因突變。去美國看病已出現臨床癥狀,常見的首發癥狀包括腹痛(80%)、食欲減退(65%)、體重減輕(60%)、早飽感(60%)、口干和睡眠障礙(55%),黃疸(50%)、易疲勞(45%)、乏力、惡心或便秘(40%)、抑郁(40%)、消化不良(35%)、嘔吐(30%)、聲嘶(25%)、味覺改變,胃脹或噯氣(25%)、呼吸困難,頭暈或水腫(20%)、咳嗽、脂肪吸收不良性腹瀉,呃逆或瘙癢(15%)以及吞咽困難(5%)。
目前,胰腺癌患者去美國看病的臨床表現,通常包括惡病質(44%)、血白蛋白濃度<3.5g、dl(35%)、腹部可觸及的腫塊(35%)、腹腔積液(25%)、鎖骨上淋巴結腫大(5%)。65%的患者會出現至少一個主要臟器的轉移,肝轉移占45%,肺轉移為30%,骨轉移為3%。
未轉移的遠端胰腺癌多不引起黃疸,早期多不伴疼痛,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癌少見的首發癥狀。胰腺癌多合并脂膜炎-關節炎-嗜酸粒細胞增多綜合征,主要由腫瘤釋放的脂肪酶所致。皮肌炎、多發性肌炎、再發性綜合征、自發性深靜脈血栓和庫欣綜合征均已報道與胰腺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