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重癥肌無力的臨床對照試驗
發布日期:2017-12-17直到2008年,醫學文獻基本上都贊成用MMF治療MG。許多病例報告,開放性試驗研究,回顧性研究和一項小型安慰劑對照試驗均顯示臨床獲益。近,兩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臨床試驗產生了不那么積極的結果。在大家的期待之下,2008年有了2項大規模,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公布,這些試驗測試了MMF在MG中的療效(Sanders et al 2008;The Muscle StudyGroup 2008)。海外醫療研究令人驚訝,引起了神經肌肉研究者群體的熱議。
這些研究中的第一項是由肌肉研究組(MSG)實施的,旨在比較MMF聯合強的松(20 mg/d)和單用強的松(20 mg/d)在治療全身性MG的效果,(肌肉研究小組2008)。這項研究是一項由研究者發起,前瞻性的,多中心隨機雙盲的控制實驗,以比較兩種治療方案。每位參與的患者必須年滿18歲,AChR抗體呈陽性,有輕度至中度嚴重的MG癥狀。
如果患者以前使用過非皮質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或入組前2周吡啶斯的明劑量有波動,或曾診斷患有胸腺瘤,或有嚴重的虛弱或口咽/呼吸道癥狀,或在12個月內進行了胸腺切除術,或者在入選前90天內使用過皮質激素,PLEX或IVIG,則不能參加試驗。80名患者隨機接受每日兩次1.25g MMF聯合潑尼松(20mg/d),或安慰劑聯合20mg/d潑尼松。患者隨訪時間12周,然后可以選擇開放標簽的MMF6個月。主要終點變量是從基線至12周的總QMG評分,次要終點變量包括總肌無力MMT評分改變,MG日常生活活動評分變化,大肺活量變化以及SF-36v2評分變化。
海外醫療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這項研究的結果發現,在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的結果方面,兩組之間沒有區別。副作用,如腹瀉,腹部絞痛,惡心和嘔吐,在MMF組中比安慰劑組更常見。本研究MMF組患者有出現尿路感染和蜂窩織炎,但兩組感染率沒有顯著差異(The Muscle Study Group 2008)。
第二項研究著手評估MMF作為類固醇藥物在MG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Sanders et al 2008)。與第一項研究相似,這項研究是前瞻性隨機多中心的雙盲實驗。176名全身性MG和AChR抗體陽性的患者參與,在隨機分組前,接受至少4周的強的松治療(20mg/d或更多),無額外的免疫抑制治療。患者隨機分配接受36周潑尼松聯合MMF(2g/天)或潑尼松和安慰劑。主要終點定義為達到低限度表現或藥物緩解,并在固定時間表上減少皮質類固醇劑量的復合型測量(Sanders等2008)。次要終點包括生活質量評分,疾病嚴重程度和安全性。
這項研究發現,在減少類固醇劑量期間,MMF效果并不優于安慰劑。MMF與安慰劑兩組在QMG,SF-36,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方面也做了全面評估,患者評分沒有顯著差異。此外,MMF組發生嚴重感染的幾率(8.0%)高于安慰劑組(3.4%)。MMF的患者出現的嚴重感染包括致命性肺炎。MMF組頭痛發生率也較高(12.5%比6.8%);然而,MG惡化方面,安慰劑組(20.5%)比MMF組(11.4%)組更為頻繁(Sanders等人2008)。
本研究收集的過去關于MMF在MG治療中的作用,既不詳盡也非終定論。早期的報告和研究似乎暗示了MMF的療效,而新的安慰劑對照試驗并沒有明確證明MMF與安慰劑相比有什么益處,述每篇文章都有可批評之處的。早期的病例報告很令人鼓舞,但也摻雜了積極的研究偏見。目前還知道MMF以前用于MG多少次是沒有效果的。這種“失敗”通常沒有呈現出來,或者未被主要出版物接受。
另外,許多早期出版物中存在重大的混雜因素。這些研究中的大多數患者曾接受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硫唑嘌呤,環孢菌素,胸腺切除術,IVIG,吡啶斯的明或全身放射療法。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療法在MMF的評估期間仍在使用或停用,因此研究結果的解釋變得復雜。如果使用MMF前已經停止治療,長期或甚至延遲的治療效果,可能被不適當地歸因于MMF。同樣,MMF和同時使用的藥物之間可能發生積極或消極的相互作用。不幸的是,早期的研究在這種干擾效應的評估方面都沒有相關設計。
由于近兩項研究結果出人意料,海外醫療研究人員,開始仔細審視新的隨機臨床試驗許多臨床醫生和科學家都在思考,為何在初步報告中看起來如此有前途的藥物,治療效果卻平平。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例如批評:1)研究的時間長度;2)選定的患者人群;3)同時使用潑尼松;4)多中心方法;5)主要療效指標。許多臨床醫生基于先前的臨床經驗,捍衛MMF的使用,同時駁回了近的兩個臨床試驗的結果。科學和臨床社區應該小心,不要完全忽視這兩個新試驗的結果。相反,這些試驗應該被接受為:MMF用于MG的豐富的知識背景中的兩個證據。
在某些方面,新MG治療的研究結果中,MMF效應是負面的,這并不令人吃驚。雖然之前的病例報告和回顧性研究顯示有療效,但以前的唯一一項安慰劑對照試驗(雖然效力不足)沒有顯示出積極的結果(Meriggioli等,2003)。此外,近的臨床試驗可能沒有評估從MMF中獲益大的重癥肌無力患者。雖然肌肉研究小組的試驗計劃周密,仔細執行,并且分析充分,但只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也許太短)的時間框架內,在非常小的MG患者亞群中討論MMF的有效性問題,同時使用強的松和一個特定的(也許是未被重視的)主要終點。雖然一些文獻說明MMF有早期療效,但85例患者的回顧性研究報告僅在用藥平均26.7周后才有大客觀益處。如果試驗進行的時間較長,則有可能證明療效分離。而且,雖然QMG評分可以量化治療效果,但很少有人會認為QMG評分是治療效果的完美測量。MSG研究能夠檢測到兩組之間QMG評分的差異。但很難確定QMG評分是不是測量臨床差異的合適的方法。
同樣,2008年Sanders等MMF臨床試驗也有相似的局限性。正如他們的論文所指出的那樣,他們的研究結果有可能被過度嚴格的治療反應定義所調節,研究期可能太短(36周),潑尼松劑量低(7.5mg/天),以及參與者納入標準傾向于癥狀不重,老年,男性和長期疾病患者(超過3年)的(Sanders等,2008)。就像肌肉研究組的研究一樣,這項試驗的結果與本臨床試驗中研究的患者群體都有其局限。
海外醫療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對于2008年臨床試驗陰性結果的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強的松低劑量和MMF對中度嚴重的MG患者的益處不是累加的。MMF沒有單獨研究,而是作為潑尼松的附加療法。應進一步研究MMF作為單一療法(針對安慰劑)或作為其他非類固醇免疫抑制治療的附加療法的功效,以驗證這一假設。將來,應該研究在一個更普遍的重癥肌無力人群中,研究MMF的效果。臨床試驗中陰性的研究人群可能癥狀輕微,即添加藥物不會產生任何額外的可測量的益處。出于這個原因,MMF也應該在更嚴重的MG患者,或單獨使皮質類固。
后,應該指出的是,在大多數上述研究中,終點選擇存在很大差異。結果測量選擇的不同,可能在上述文獻的明顯矛盾的結果有重要影響。為了在將來的臨床研究中測量患者相關MG癥狀的變化,需要繼續做研究,以完全確定和驗證理想的臨床結果。
根據近的研究,患者,保險公司和公眾將很快提出疑難問題。MM的使用可能會受到質疑。醫生將不得不根據文獻中目前的情況,為每位患者確定佳的治療方案。鑒于近兩項陰性臨床試驗的局限性以及MMF用于MG的許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海外醫療研究。確定MMF在MG治療中的真正地位,我們還有很多研究要做。盡管近的研究,仍然存在關于MMF的長期療效,佳劑量,佳使用人群,佳使用時間,作為組合療法的益處和長期安全性的問題。這些具體問題在未來應該通過前瞻性安慰劑對照研究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