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 腫瘤大小與復發風險相關
發布日期:2017-12-22當需要組織學診斷時,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需要專業的細胞病理學專家施行,該檢查法簡單、迅速且安全。乳腺癌中腫瘤細胞沿針道種植轉移很少見,故不予考慮。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有報道此法診斷惡性腫瘤的敏感度達90%~95%,特異度為98%。因只能獲得細胞,此法不能區分侵襲性癌和原位癌,亦無法評估組織結構。
超聲或立體定位粗針穿刺活檢術,已逐漸成為切除活檢和FNA的替代檢查手段,且為無腫塊伴乳腺影像學檢查異常患者的標準檢查,可繼行導絲或細針引導下局部病灶切除術。此外,立體定位空心針穿刺活檢獲得的組織,足以進行組織學特征的判斷,還可檢測侵襲性腫瘤者的ER、FR和HER2狀況。不能進行立體或超聲引導下組織活檢時,切除活組織檢查是乳腺腫塊診斷的標準操作。
赴美就醫進行切除活檢術時,應該切除足夠的可疑病變周圍的正常組織,當診斷為惡性疾病時,該檢查同時起到乳腺局部切除術的作用,既可完全切除病變獲得陰性切緣,同時利于組織學評估。浸潤性乳腺癌治療的分期檢查,則應在乳腺和腋窩淋巴結切除術前,進行治療前的分期檢查。比如全血細胞計數,肝功能檢查,胸片、雙側乳腺鉬靶X線片檢查。
如果存在無法解釋的血細胞減少,或血涂片中有幼稚細胞,則應進行骨髓穿刺術。正電子發射層攝影(PET)聯合或不聯合CT檢查,在乳腺癌初分期中的價值正在評估當中。總體來說,PET精確定位遠處病灶的敏感度為80%~97%,特異度為75%~94%。
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現在應用的是2003版乳腺癌TNM分期系統。預后因素上,腫瘤分級是重要的預后因素分級越高,預后越差。AJCC分期系統 推薦應用諾丁漢聯合組織學分級系統,進行乳腺癌組織學分級。通過評估三種形態學特征(小管結構,核多型性,有絲分裂計數),對腫瘤進行分級。給每種特征賦予1(分化好)到3(分化差)三個分值。3到5分為1級,6到7分為2級,8到9分為3級。
病理學分期明顯影響預后,對于淋巴結轉移小于4枚的赴美就醫患者,腫瘤大小與復發風險有很大相關。大于4枚者,淋巴結轉移的預后價值超過腫瘤大小。流行病學調查的5年生存數據,反映了腫瘤大小對預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