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切除原發灶能否改變轉移風險
發布日期:2017-12-22在前瞻性、雙盲及隨機的臨床試驗,雷洛昔芬在降低侵襲性乳腺癌的風險,與他莫昔芬一樣有效。但雷洛昔芬較他莫昔芬低風險的血栓栓塞事件及白內障事件,服用雷洛昔芬者患非侵人性乳腺癌風險高,兩者無統計學差異。患其他癌癥的風險、骨折、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概率相似。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早期浸潤性乳腺癌的治療,切除原發灶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轉移風險。局部治療的不同,根治術、改良根治術或單純乳腺切除術,進行或不進行放療,亦不能改變生存結果。區域淋巴結是全身轉移的預兆,并非腫瘤播散的屏障。海外醫療研究表明,淋巴結是否受侵與預后密切相關,因此,手術時需進行淋巴結廓清術,了解受侵范圍。但手術時清除腋窩淋巴結并不影響復發率,遠處轉移率或生存率。
外科治療保乳治療,指通過局部手術完整切除腫物(病灶切除,區段乳腺切除),然后進行放療消滅殘存乳腺組織中的癌細胞。若要進行分期,還應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和或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腫塊切除術的禁忌證,包括不能 進行放療或者術后美容效果不佳,既往做過乳腺或胸壁放療,需妊娠期間進行的放療。
多中心乳腺癌,鉬靶攝片顯示彌漫性可疑或癌性微鈣化灶,多病灶乳腺癌需要進行兩個獨立切口。累及皮膚的活動性結締組織病(尤其是硬皮病和狼瘡),腫瘤>5cm或乳腺較小而腫塊較大,術后的局部美容效果不理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對于選擇手術作為唯一局部治療(例如避免進行放療者),或者不適合進行保乳手術的患者來說,是標準的外科治療方法。該手術包括完整切除乳房以及腋窩淋巴結清掃術。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大量的隨機試驗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和保乳術加放療的患者的生存時間相同。外觀的改變可以通過乳腺再造術,或者應用假體予以處理。腋窩淋巴結清掃術(ALND)腋窩淋巴結的標準病理學評估,包括I級和II級(低級和中級)腋窩淋巴結清掃術。5%的患者發生淋巴結水腫,神經損傷也可發生,但很罕見。
腋窩淋巴結中發現孤立腫瘤細胞簇(0.2mm),對于是否應進一步進行腋窩或全身治療的意義尚不明確,也不能用于選擇治療手段,如局部、區域或全身治療。前哨淋巴結(SLN)前哨淋巴結檢測在大多數醫院,已取代淋巴結清掃術,從而減少以分期為目的的淋巴結清掃術,及其相關并發癥(尤其是淋巴結水腫)的發生率。
對于海外醫療臨床上,腋窩淋巴結陰性的患者,只要外科醫生的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即可進行前哨淋巴結檢測,受過充分訓練和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會提高SLN活檢的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