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急性臨床表現可謂多樣性
發布日期:2018-01-02癌癥病人可表現出廣泛的血栓栓塞事件,其中兩個常見的是DTV和肺栓塞(PE)。但是,癥狀和體征可能來自于游走性血栓性靜脈炎、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栓性微血管病和動脈血栓形成。海外醫療癌癥患者,也可表現為多種臨床癥候,就像Sack等在1977年對182例腫瘤相關凝血改變的、回顧報道中所描述的那樣。對Sack始創的Veen圖的擴充,展示了各種臨床現象之間的關系。
DVT患者可能有腿部疼痛、腫脹、壓痛、變色、靜脈擴張或可觸及條索狀物等主訴。PE的非特異性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心動過速、胸膜炎性胸痛、咳嗽和氣喘。體征包括咯血、低血壓、暈厥、昏迷、胸腔積液或肺部浸潤。每個臨床特征都可以是其他心臟或肺部疾病的臨床表現,如肺炎、心力衰竭,使得PE診斷困難。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來自意大利MASTER項目處的數據表明,癌癥患者急性VTE的臨床表現不同于非癌癥患者,表現更為多樣性。癌癥患者雙側DVT和iliocaval血栓形成的發生率較高,癌癥患者VTE的治療也因為出血發生率高和需要放置下腔靜脈(IVC)濾器而更加疑難。DTV和PE的其他后果包括急性發病甚至死亡,由于血栓形成導致的一些短期和長期并發癥,包括血凝塊的擴展、栓塞、血栓后綜合征、肺動脈高壓和復發性VTE。
此外,與長期抗凝治療或與IVC濾器放置相關的死亡率可能更高。患者遭受血栓栓塞事件時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和恐懼也必須正確評估。并且,VTE或其并發癥的存在可能延誤化療或其他治療,而這些治療對患者而言可能是相當重要的。一項關于癌癥患者DVT的大結果研究顯示,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發生率為13%。對PE、死于DVT和死于抗凝治療的研究顯示,平均住院時間為lld,平均住院費用為20065美元。
一項基于尸檢結果的研究也表明,VTE是導致死亡的原因,住院死亡的癌癥患者中每7名就有1名是死于PE。超過60%死于PE的局部轉移或局限期疾病的患者,如果不是致命性PE,海外醫療應當有延長生存的機會。
VTE的診斷,像其他病人一樣,癌癥患者VTE的診斷可能很困難,VTE的癥狀 和體征往往是多樣和非特異性的,現有的診斷試驗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而且,普遍采用預測VTE概率的模型在癌癥病人的價值有限,因為有很多其他重要危險因素的作用。總之,診斷需要多種手段聯合。
如果臨床上懷疑VTE,通常第一個檢測的是二聚體,其反映了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這個檢測高度敏感,但不特異。由于在惡性腫瘤、急性VTE、潛在的肺部異常、近期手術、住院和老齡等多種情況下二聚體值是升高的,因此如果二聚體基礎檢測值是陰性的,則是不支持血栓形成的有力證據。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近的兩項研究證明,二聚體正常結合臨床預測發生率低,則可以排除癌癥患者DVT診斷。如果二聚體檢測是陽性的,則應該進一步做其他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