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看病 增加劑量對防止再復發有效
發布日期:2018-01-03抗凝藥可能會降低癌癥病死率的機制尚不清楚,然而,在過去10年,眾多試驗表明,癌癥患者VTE的治療和預防中,用LMWH比用UFH或華法林有生存優勢。有趣的是,這種生存優勢并不單單是由于降低了致命性肺栓塞的發生率。去美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有3項試驗研究LMWH對無VTE患者的價值,發現接受LMWH的患者,與安慰劑組患者比較有顯著的生存優勢。
近,對4項研究的系統回顧和Meta分析顯示,入組898名患者,隨機使用LMWH和安慰劑,LMWH可以改善癌癥患者的總生存率。但是兩項新的研究顯示使用LMWH沒有發現生存獲益。而且,許多試驗研究對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用LMWH預防血栓,并未發現任何生存獲益。正在進行一些研究來進一步評估這個問題,并盡可能鑒別可能帶來生存獲益的腫瘤類型、疾病分期和給藥劑量。LMWHs因此成為癌癥患者,抗血栓長期治療或預防再發受青睞的選擇。
去美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LMWH的潛在并發癥是骨質疏松,如果沒有禁忌證,患者應補充鈣和維生素D。ACCP和JNCCN指南推薦,對有VTE的癌癥患者,在長期抗凝治療的頭3?6個月給予LMWH。
癌癥患者急性VTE長期治療的持續時間還沒有明確。對于以去除誘因的非癌癥患者,建議治療3?6個月。然而,特發性VTE患者,其誘因不明或可能仍然存在,有2個試驗已證明,3個月以上的延長抗凝治療可減少復發。進展性癌癥患者與特發性VTE患者相類似,因此,目前ACCP和JNCCN指南推薦抗凝治療直到有證據證明癌癥進展和癌癥治療哪個更長。對已知轉移的患者推薦無限期的治療,因為復發性VTE的風險仍然很高。但是,要經常對患者進行再評估,審慎地重新評估繼續抗凝治療的風險-獲益比。
復發性VTE復發性血栓在癌癥患者中并不罕見,有報道其發生率高達17%。復發性VTE的癌癥患者的生存率減少。發生復發性VTE的患者首先要確定藥物的順應性,如果正在使用肝素,要排除HIT;如果正在使用VKA,推薦轉換為LMWH;如正在使用LMWH,有證據支持增加劑量。在一項小的回顧性隊列研究中,去美國看病正在使用LMWH的復發性VTE癌癥患者,增加20%?25%的劑量對防止再復發是有效的。這些患者在注射LMWH3?4h后檢查抗Xa水平,確定其血漿濃度峰值,也可能會有所幫助。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每日1次LMWH時又發生了復發性VTE,轉換成每日2次也是合理的;換成另一種抗凝藥如磺達肝素也是一種受青睞的選擇。對新的抗凝藥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 推薦它們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使用。
在復發性VTE癌癥患者中,使用IVC濾器是有爭議的,沒有確切的證據支持這種做法,在回顧性數據中,IVC置入后復發性DVT的風險高達32%。而且,這些復發與死亡率升高和生活質量下降相關。這些現象并不值得驚奇,因為濾器并不能減緩這些患者體內已激活的凝固系統。
去美國看病的癌癥患者,VTE的治療并不是不會導致死亡。潛在的并發癥包括出血、HIT、肝素誘導的骨質疏松及華法林或肝素引起的皮膚壞死。在關于華法林的2個臨床試驗中,癌癥患者與非癌癥患者相比,大出血的總發生率在臨床和統計學上都顯著增加,癌癥患者為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