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睪丸旁肉瘤應做腹部掃描和對比
發布日期:2018-01-08臨床發現,兒童泌尿生殖系統橫紋肌肉瘤,其主要部位包括睪丸區,膀胱,前列腺,腎,外陰,陰道和子宮。睪丸或精索發生于睪丸或精索附近,直至腹股溝環內的病變,應利用近端血管控制的腹股溝切口,切除精索的睪丸切除術(即根治性睪丸切除術)。有腫瘤侵犯時,需要切除陰囊皮膚。
若海外醫療患者,以前進行過經皮活檢,COG,德國研究小組和意大利研究小組推薦血液清除術。相比之下,一項德國CWS回顧性研究半酣28例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患者,研究發現,12例初次經皮切除、隨后做了陰囊半切除術的患者的5年EFS率為91.7%。而未接受陰囊半切除術的16例患者的5年EFS為93.8%。所有這些患者還接受長春新堿,放線菌素,烷化劑和其他藥物的化療。該治療方法仍然存在爭議,需要更多的數據。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對于存在未完全切除的睪丸腫瘤、需要放療的患者,在陰囊放療之前,暫時將對側睪丸重新定位到鄰近的大腿中,可以保持產生激素,但是這方面同樣需要更多的數據。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49例患有橫紋肌肉瘤的患者發現作為其原始手術的一部分,20例侵入了陰囊。其中15名患者接受了挽救手術或放射治療;這些患者中有11例長時間疾病無進展,而五名未經挽救手術治療的患者中有四名復發。
睪丸旁橫紋肌肉瘤的淋巴擴散發生率相對較高(IRS-I和IRS-II為26%),所有患有睪丸旁橫紋肌肉瘤的患者,都應該做腹部和盆腔薄層CT掃描和IV對比,海外醫療通常會評估淋巴結是否受累。對于I組患者,年齡小于10歲的患者,如果CT掃描顯示沒有出現淋巴結腫大,就沒必要做腹膜后淋巴結活檢/取樣,但建議每3個月重一次CT掃描。對于CT掃描可能或確定為陽性的患者,推薦腹膜后淋巴結取樣(但非正規淋巴結清掃),并基于取樣的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在COG-STS研究中,所有患有睪丸橫紋肌肉瘤的10歲及以上的兒童,需要進行同側腹膜后淋巴結取樣對腫瘤分期。然而在歐洲,對于切除了橫紋肌肉瘤的青少年,淋巴結清掃并不常見。許多歐洲研究者在判斷腹膜后淋巴結是否受累時,依靠的放射影像,而不是手術病理學評估。
在國際兒科腫瘤學會(SIOP)惡性間質腫瘤(MMT)89和95研究中,用影像評估睪丸旁橫紋肌肉瘤患者,但沒有進行常規的同側淋巴結取樣。10歲以上的N0期患者中有31%發生淋巴結復發,低于10歲的N0期患者復發率為8%(P=0.0005)。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SIOP MMT組隨后建議,所有年齡在10歲以上的患者做同側淋巴結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