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高危患者診斷預后相對較差
發布日期:2018-01-11臨床情況證明,IRS-IV治療的胚胎組織學腫瘤患者,治療使用更高劑量的烷化劑與IRS-III治療的相似患者,較低劑量的烷化劑進行生存率比較。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對于某些中等風險患者組,使用較高劑量的環磷酰胺可能會有益處,包括有利部位和淋巴結陽性的腫瘤患者,有腫瘤殘余的患者,或在不利部位但腫瘤大致完全切除的患者。
在不利部位、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未切除的患者,對于其他中危患者組,加大環磷酰胺的劑量是可行的,但沒能改善結果。COG也對改善中危的橫紋肌肉瘤兒童的預后,有效性進行了評估,拓撲替康優先接受評估,因為其在橫紋肌肉瘤異種移植模型中的臨床前活性,以及在未經治療的橫紋肌肉瘤兒童中的單一藥物活性,特別是有肺泡橫紋肌肉瘤的海外醫療患者。
此外,環磷酰胺和拓撲替康的組合展示了很大的活性,在復發性疾病患者和新診斷的轉移性疾病患者中都是如此。COG-D9803臨床試驗對象為新診斷的中危病人,隨機分配患者接受VAC療法,或VAC療法加拓撲替康和環磷酰胺。接受拓撲替康和環磷酰胺治療的患者,比僅用VAC治療的患者效果更好。VAC 4年FFS為73%,VAC加長春新堿,拓撲替康和環磷酰胺(VTC)為68%。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有限的機構試點研究中,也曾使用一種另類化療方法:長春新堿/多柔比星/環磷酰胺(VDC),交替使用異環磷酰胺/依托泊苷(IE),用于治療中危的橫紋肌肉瘤患者,這種方法相對于標準方法的相對有效性需要進一步研究。在歐洲的一項試驗(SIOP-MMT-95)中,457例胚胎性橫紋肌肉瘤,腺泡狀橫紋肌肉瘤,未分化肉瘤,或軟組織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不完全切除的患者,在標準異環磷酰胺,長春新堿和放線菌素(IVA)化療中加入卡鉑,表柔比星和依托泊苷聯合治療。
大約20%的海外醫療患者,在治療完成后會有腫瘤殘余,腫瘤殘余沒有不良預后意義。在計劃治療結束時,除非有活檢證實的殘余惡性腫瘤,否則有腫瘤殘余的橫紋肌肉瘤患者不需要積極的替代治療。對于III組患者,初始化療的佳緩解(完全緩解vs部分緩解或無緩解)對整體結局無影響。
雖然誘導化療通常給藥9至12周,在IRS-IV和COG-D9803研究中,有2.2%的患有中危的橫紋肌肉瘤患者發現疾病出現早起進展,并且沒有接受他們計劃的放療過程。海外醫療過程中,高危患者在診斷時,有一個或多個部位發生腫瘤轉移(IV期,IV組),目前這些患者的預后相對較差(5年生存率≤50%),需要新的治療方法來改善這一群體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