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yī)療 評估風險度后決定是否延遲治療
發(fā)布日期:2018-01-12在綜合分析患者,及腫瘤特異相關因素的分層模式下,將患者分為高、中、低風險人群。高?;颊甙ú亓馨土觥⒘馨湍讣毎馨土?、B-ALL以及WBC>50000的AML和單核細胞白血病。中等風險包括所有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WBC的ALL、WBC10?50000的AML和WBC>10000接受氟達拉濱治療的CLL患者,以及所有經歷強烈治療的其他快速增生的惡性腫瘤患者。
海外醫(y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低風險病人包括所有的惰性淋巴瘤、WBC<50000的ALL及AML和WBC<10000的CLL。對可能發(fā)生腫瘤溶解綜合征的高?;颊撸仨氃u估其腫瘤溶解綜合征發(fā)生的風險度,再決定是否延遲抗腫瘤治療,但無論如何應在治療前采取預防措施。任何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有腎毒性或者阻礙尿酸、鉀排泄的藥物,都應停用。
水化和利尿積極地水化和利尿,是主要的預防措施,應予海外醫(yī)療患者,常規(guī)維持量的2?4倍液體或每天3?6L/m2的液量。治療初期不建議補充含鉀、鈣或磷的液體。若患者無低血容量,僅為少尿或無尿,非癌癥患者為4.9%和2.1/100個病人。重要的是與華法林相比,使用LMWH的出血風險不增加,有證據甚至提示出血風險降低。同樣地,治療劑量磺達肝素的出血風險與LMWH或UFH一樣。
除了出血,HIT的風險在使用UFH時為3%,使用LMWH時1%。肝素或華法林導致的皮膚壞死是另一種少見但嚴重的并發(fā)癥,皮膚壞死首先表現為紅斑,然后是紫癜和出血終壞死。特殊的并發(fā)癥與治療裝置有關,包括IVC濾器增加DTV的風險,CVCs增加感染的風險。
由于海外醫(yī)療癌癥患者VTE發(fā)生率高,初期的預防已成為關注的主要領域,手術與經歷類似手術的非癌癥患者相比,癌癥患者發(fā)生術后DVT的風險升高2倍,致命的肺栓塞風險升高3倍。疾病晚期、增加麻醉時間、延長術后制動及VTE病史,這些都增加了術后VTE的風險。首先可見淤血,鄰近部位硬結、紅斑,中心有紫癜和壞死的是腹部LMWH注射部位。海外醫(yī)療一些臨床試驗,已得出的結論是,與不進行治療相比,用LMWH或UFH抗凝治療,能夠減少術后PE和臨床DTV的發(fā)生率。
另外的研究顯示,癌癥患者在出院后接受預防治療者,術后VTE顯著下降。ENOXACANII試驗發(fā)現,癌癥患者在腹部或盆腔手術后,接受延長LMWH預防治療者(長達30d)比僅在住院期間接受預防治療者(6?10d)VTE發(fā)生率減少60%。海外醫(y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近,Meta分析比較了LMWH延長使用(至術后3?4周),與常規(guī)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發(fā)現延長使用 LMWH預防治療,顯著減少了VTE的發(fā)生率5.93%vs13.6%,RR 0.44(CI95% 0.28?0.71),大出血和小出血沒有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