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細胞間多種介質可激免疫擴增
發布日期:2018-01-16國外進一步研究發現,外源性給予的miR-511-3p,也可直接靶向促進巨噬細胞選擇性激活的轉錄因子IRF4的表達,削弱選擇性激活的TAMs的促腫瘤功能。其他miR如miR-223、miR-146a、miR-21和miR-378-3p也可參與調控TAM活化。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MiR-378-3P在選擇型激活劑IL4刺激后的巨噬細胞中上調表達,其上調后可抑制通過負向調控AKT1信號,而抑制IL4誘導的Argl的表達,從而限制巨噬細胞的選擇性活化。
在激活的巨噬細胞中,miR-21上調表達并可抑制PDCD4的表達,從而促使IL-10的產生,以及維持IL4誘導的選擇性活化。MiR-125b在骨髓來源的巨噬細胞(BMDMs)中過表達,可通過靶向M2型活化相關分子,IRF4而促進Ml表型。MiR-223缺陷的BMDMs表達高水平的LPS誘導的炎性細胞因子如IL-1,而NF-kB活化誘導的miR-146可反向抑制IRAKI和TRAF6的表達,進而下調Toll樣受體信號,削弱促炎因子的釋放。
海外醫療研究上,除了調控TAMs的激活及極化外,近的證據顯示,miR可作為TAMs和癌細胞之間信息傳遞分子,這主要依賴于miR-包含型微泡(MVs)或者外泌體。當TAMs產生的MVs從TAM傳遞到受體癌細胞,并與癌細胞膜相融合時,其中包含的miRNA可被釋放進人癌細胞內,調控腫瘤相關基因的表達。一項體外研究表明,活化的巨嗤細胞可通過分泌MVs,介導TAM中的miR-223傳遞到乳腺癌細胞,下調其中MEF2C的表達,促進P-catenin的核定位,進而增加癌細胞的浸潤。
也有研究表明,TAM的促轉移功能,也可以被腫瘤來源的MVs中的miRNA所修飾。海外醫療過程中,由癌細胞產生的miR-21、miR-2%包含型MVs到達TAMs后,可結合細胞內Tolls樣受體,進而激活TAMs促炎及促轉移的功能。目前,通過miR干預可調節兩型巨噬細胞功能相關基因表達,而對細胞的活化狀態進行重編程。值得一提的例子是,LV-based miR-511-3p已經被用于修飾TAMs。
骨髓來源的抑制性細胞(MUSCs),在促進腫瘤浸潤和轉移中發揮重要作用。MDSCs負向調控抗腫瘤免疫應答,下調宿主免疫監視,利于腫瘤細胞浸潤和血管形成。海外醫療服務機構介紹,MDSCs代表一類異質性幼稚分化的骨髓細胞群,在小鼠中可通過CD1 lb和Gr-1表達鑒定該類群,在人體中則被定義為DIT CD33+或CDllb+CDbT CD33+細胞群。MDSCs分為粒細胞樣MDSCs和單核細胞樣MDSCs兩個亞群。MDSCs的免疫抑制活性,可通過多種機制實現,包括通過產生精氨酸酶1/ARG1,消耗淋巴細胞所需營養物質,進而導致抗原激活T細胞增殖抑制;通過產生活性氧和活性氮,誘 發氧化應激而致使TCR,促使Tregs的增殖。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來自于腫瘤細胞、間質細胞及其他活化的免疫細胞的多種介質,可通過激活STAT等信號,促進MDSCs的擴增。因此,理解調控MDSCs趨化及免疫功能相關的信號分子網絡,有助于拓展MDSCs為基礎的腫瘤治療。近期研究發現,miR-17-5p、miR-20a、miR-223、miR-21、miR-155、miR494、miR-690和miR-101等miR在調控MDSCs擴增及功能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