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咽管瘤復發后 美國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案
發布日期:2018-01-25兒童復發性顱咽管瘤的治療選擇,無論原發性腫瘤治療方法采用哪種,約35%的患者會發生顱咽管瘤復發。復發兒童顱咽管瘤的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包括放射外科手術。去美國看病對于那些囊性復發的患者,腔內滴注放射性磷-32,博萊霉素或干擾素-α,全身干擾素。復發性顱咽管瘤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先前的治療。重復嘗試做腫瘤總體完全切除很困難,較少患者能實現長期疾病控制。
比之前手術時的并發癥,復發時進行手術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變大。如果先前治療沒有使用體外放射治療,去美國看病后可以考慮復發時做體外放療,在某些情況下可靠率放射外科手術。治療囊性復發,可以通過立體定向遞送或放置Ommaya導管,在腔內滴注不同藥物。這些藥物包括放射性磷32或其他放射性化合物;博萊霉素或干擾素-α。這些策略在某些情況下已經證實是有用的,并且能減小患并發癥的風險。然而,這些方法對腫瘤的實體部分都沒有顯示有效。
去美國看病盡管一般不采用系統治療,但一小部分研究表明皮下使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佩樂能)治療囊性復發可導致持久的效果。此外,病例報告顯示成人乳頭狀顱咽管瘤對BRAF抑制劑有很大的反應,這表明,如果在罕見情況下,有乳頭狀顱咽管瘤患兒需要治療,BRAF抑制劑治療可能有效。特定的患者符合早期治療試驗的要求,可以考慮參加。
以下是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國家和/或機構臨床試驗的例子:PBTC-039(NCT01964300)(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治療年輕顱咽管瘤復發患者,或不能通過手術切除的患兒):這是一項II期臨床試驗,用于評估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在治療復發,或無法通過手術切除的顱咽管瘤兒童方面的效果。這項試驗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單次治療(N=5),其中一些去美國看病患者,觀察到長期的完全反應。
APEC1621(NCT03155620)(兒科MATCH:基因治療靶向治療,針對復發或難治性晚期實體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或組織細胞性疾病的兒科患者):NCI-COG兒科分子分析(MATCH),被稱為兒科MATCH,將特定分子改變與靶向藥物匹配。特定分子改變的檢測是通過下一代測序靶向測定,對復發性實體瘤的超過160個基因、超過3,000個不同突變進行鑒定。
去美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1至21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患者可以參加試驗。參與者必須提供進展性或復發性疾病的腫瘤組織,用于分子鑒定。含有試驗中的治療組所涉及的具有分子變異體的腫瘤患者,可參與兒科MATCH提供的治療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