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 已轉移的骨肉瘤及MFH治療
發布日期:2018-01-29大約20%至25%的骨肉瘤患者,確診是存在臨床可檢測的轉移性疾病。對于一開始就出現轉移性疾病的患者,確診后5年大約20%的患者將繼續保持無疾病狀態,存活率為30%。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肺是初始轉移性疾病的常見的部位,轉移局限于肺部的患者,比出現其他部位轉移的患者預后好。
診斷已轉移的骨肉瘤及MFH的治療方案
赴美就醫診斷時,已轉移的骨肉瘤及MFH的治療方案包括化療。化學治療藥物包括高劑量甲氨蝶呤,阿霉素,順鉑,高劑量異環磷酰胺,依托泊苷。一些研究中還加入卡鉑或環磷酰胺。大劑量異環磷酰胺(每次17.5g)聯合依托泊苷,對新診斷的轉移性骨肉瘤患者產生了完全緩解(10%)或部分緩解(49%)效果。然而,與局限性骨肉瘤相似,沒有證據表明添加異環磷酰胺或依托泊苷,有助于改善轉移患者的無事件存活期(EFS)或總生存期(OS),并且是否添加這些藥物,取決于治療這些患者的醫生。
在包括順鉑,高劑量甲氨蝶呤和多柔比星的標準化療方案中,添加胞壁酰三肽或異環磷酰胺,在轉移性骨肉瘤患者中進行評估(n=1)。在EFS和OS方面,添加胞壁酰三肽(但不用于異環磷酰胺)具有優勢,但在統計上不顯著。骨MFH如果診斷時已經出現轉移瘤,赴美就醫方案與骨肉瘤轉移的治療方法相同。無法手術切除或出現轉移的MFH患者預后很差。
僅肺轉移的治療選擇骨肉瘤肺轉患者的治療選擇包括術前化療,隨后手術切除腫瘤。如果可能的話,僅肺轉的骨肉瘤患者應該切除肺部病灶。一般來說,術前先做化療。在約10%的患者中,術前化療后,所有的肺部病灶消失。術前化療后,很大一部分殘余肺結節的患者,肺轉移病灶可完全切除。如果不完全切除殘余的肺轉移病灶,治愈率基本為零。對于原發性骨肉瘤、轉移瘤局限于肺部,并獲得完全手術緩解的患者,5年EFS約為20%?25%。多發轉移性結節比單發或雙發結節預后更差,雙側肺受累比單側嚴重。赴美就醫的肺病變患者中,周圍型預后較中央型患者好。肺結節數量少于3,僅限于單側的患者,5年的EFS約40%至50%。
僅骨轉或肺轉+骨轉的治療選擇
第二個常見的轉移部位是遠離原發腫瘤的其他骨。在遠離原發腫瘤的其他骨轉移患者中,EFS和OS大約有10%。在意大利的研究中,46例患者中只有3例在原發性肢端腫瘤,和其他骨轉移5年后仍無病生存。出現經關節跳躍性病變的患者預后較差。
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多灶性骨肉瘤不同于具有明確的原發病灶,和有限的骨轉移的骨肉瘤。多灶性骨肉瘤的典型是呈現對稱的干骺端病灶,并且可能難以確定原發病灶。多灶性骨肉瘤的患者預后極差。沒有任何研究報道過,同時出現多病灶的骨肉瘤患者被治愈,但全身化療和積極的手術切除可以顯著延長生存期。
僅股轉或骨轉+肺轉患者的治療方案
術前化療,隨后手術去除原發腫瘤和所有轉移瘤(通常是肺轉),然后進行術后聯合化療。手術切除原發腫瘤,然后化療,然后手術切除轉移性疾病(通常是肺轉移瘤)。如果常規治療方法(術前化療、手術切除原發腫瘤及所有明顯轉移瘤、術后聯合化療)不能使用,可采用其他治療方法。這種替代治療方法是,先做原發腫瘤切除手術,然后化療,接著手術切除轉移瘤(肺部)。赴美就醫后這種替代方法,可能適用于頑固性疼痛,病理性骨折或無法控制感染的患者,因為化療開始后可能會導致敗血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