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看病 骨肉瘤肺轉移后的手術方案
發布日期:2018-01-29對于骨肉瘤或骨MFH復發患者,復發病灶僅限于肺部的治療方案,如手術切除腫瘤。控制骨肉瘤,則需要手術切除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骨肉瘤患者切除肺結節有幾個選擇,包括胸腔鏡和開胸手術以及肺萎陷的觸診。患者結節只出現在單側肺時,有的外科醫師主張胸腔鏡;有些主張單邊開胸手術;有的主張雙邊開胸手術。去美國看病雙側開胸,可以作為一個單一的外科手術,用經胸骨正中切口胸骨正中或半蛤殼狀切口,或者通過雙側胸部切口做開胸手術。
骨肉瘤肺轉移瘤的手術方法,醫生給出的建議是相互矛盾的。證據(骨肉瘤或骨MFH僅肺部復發患者的手術方法):
圣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報告了81例的結果,患者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肺部腫瘤,初期肺部結節僅限于單側。他們進行單邊開胸手術,并沒有檢查對側胸廓。在開胸手術的時間,81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只有一個結節;15例有兩個結節;16例有三到五個的結節;6例患者發現五個以上的結節。其他腫瘤不可切除的患者,沒有納入分析。
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81例患者中,有39例后來出現肺部復發;對于大多數患者,復發發生在6個月內。前6個月內,9例同側復發,10例出現對側復發。由初的開胸術后2年,13例同側復發;19例對側復發;和2例雙側復發。同側及雙側復發的患者OS相似。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報告了骨肉瘤患者初始治療后,出現肺轉移疾病復發的情況。14例在CT掃描中只顯示一個肺部結節:其中9名患者被從確診到發現結節不到2年(早期轉移),5名是在確診2年以后(晚期轉移)。早期轉移的9例去美國看病患者,有7例進行了對側胸廓切開術,這7例中有6例從對側肺部取出結節,盡管CT掃描結果顯示為陰性。
缺乏比較組,無法評估對側開胸術對隨后的EFS或OS的影響。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做了一項回顧性研究,擴大了其分析范圍,包括對88例骨肉瘤肺轉患者進行的161例開胸手術。在該擴展系列中,由病理確認證實的肺轉移瘤,有三分之一CT沒有檢查出來。
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對于骨肉瘤或骨MFH患者,骨肉瘤伴隨骨轉移的患者預后較差。在一個大系列研究中,骨轉患者的5年EFS率為11%。晚期僅骨部復發的患者5年EFS率大約30%。對于多個骨病變、腫瘤不能切除的患者,153釤-EDTMP(有或無干細胞支持)可使病情穩定和/或緩解疼痛。局部復發的患者,復發后的預后是相當差的。兩個單中心回顧研究顯示,局部復發后無全身轉移的患者,存活率為10%至40%。無論是之前或同期全身轉移,生存都較差。局部復發的發生率在例誰在原發腫瘤和患者的手術切緣不足病理反應更高。化療反應不良或手術切緣不足的患者,局部復發的發生率較高。
骨肉瘤或MFH患者二次復發治療方案手術切除腫瘤。德國和奧地利-瑞士合作骨肉瘤研究小組報告了249例二次復發骨肉瘤的治療情況。去美國看病治療的主要特點,是重復手術切除復發性腫瘤。在這些患者中,197人死亡,37例完全緩解均存活(24例3次手術實現完全緩解,13例的四次或更多手術后完全緩解)。15例術后沒有緩解的患者仍然活著,但這些患者的隨訪時間是非常短。
關于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信息可以在NCI的上找到。以下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國家和/或機構的臨床試驗的例子:
APEC1621(NCT03155620)(兒科MATCH:基因治療靶向治療,針對復發或難治性晚期實體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或組織細胞性疾病的兒科患者):NCI-COG兒科分子分析(MATCH),被稱為兒科MATCH,將特定分子改變與靶向藥物匹配。特定分子改變的檢測是通過下一代測序靶向測定,對復發性實體瘤的超過160個基因、超過3,000個不同突變進行鑒定。1至21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患者可以參加試驗。參與者必須提供進展性或復發性疾病的腫瘤組織,用于分子鑒定。
AOST1321(NCT02470091)(地諾單抗治療復發性或難治骨肉瘤):這是一項前瞻性的單臂開放標記II期試驗。地諾單抗,核因子κB的β配體(RANKL)的抗體的受體激活劑。11歲和50歲之間的去美國看病患者,必須是復發患者或成為常規治療(包括高劑量甲氨蝶呤,阿霉素,順鉑,異環磷酰胺,依托泊苷的某種組合的方案)難治患者。
AOST1421(NCT02484443)(Dinutuximab與沙格司亭結合治療復發性骨肉瘤):這是一項前瞻性研究,以評估抗GD2抗體dinutuximab與沙格司亭(GM-CSF)的組合能否讓骨肉瘤患者的肺復發瘤達到完全手術切除的程度。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連續輸注dinutuximab的與沙格司亭組合”對于復發性骨肉瘤患者疾病控制率。次要目標包括在該患者群體藥代動力學分析,和了解dinutuximab的毒性。參與患者年齡要在29歲及以下,肺部疾病復發至少一次。參與對象必須是四周之內手術切除了所有疑似肺轉移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