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治療 基因表達分層不能指導臨床決策
發布日期:2018-02-01經研究證明,心力衰竭中位發病年齡已經超過60歲,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高,特別容易發生心肌缺血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因淀粉樣物質浸潤心臟,而導致擴張型或限制型心肌病、高黏滯綜合征和(或)貧血。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MM患者還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高輸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神經病變對稱性末梢感覺,或感覺運動神經病變,是MM患者常見的神經病變,與軸突變性有關,伴或不伴淀粉樣物質沉積。在一些病例中,神經病變與針對外周神經磷脂的單克隆抗體有關。實驗室檢查發現,絕大多數患者血清和(或)尿中,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大多數系列研究中,出國治療50%?60%骨髓瘤患者血清,和尿液中均可檢出M蛋白;20%?30%患者只在血清中檢出而尿中未檢出M蛋白;15%?20%患者只在尿中檢出;僅有1%?2%患者在血清和(或)尿液中均未檢出分泌性M蛋白,但是有漿細胞浸潤骨髓證據。
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IgG或IgA型M蛋白常見,IgD或IgE型罕見,骨髓瘤自然病程隨腫瘤生長而加重。M蛋白倍增時間反 映骨髓瘤細胞生長速度,隨每次復發倍增時間縮短。終患者會發生骨髓衰竭,伴鐵粒幼細胞貧血、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從骨髓衰竭到死亡的中位時間是3個月(1?9個月),感染(52%)和腎衰竭(21%)是骨髓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為明確有預后意義的臨床和實驗室指標,已經進行了很多嘗試。Dune-Salmon分期,是常使用的分期系統,該分期系統與腫瘤細胞數量有關。再根據腎功能情況分為A和B,按照這個系統,IA期、IB+IIA+IIB期、DIA期和EIB期患者,出國治療生存期分別為61.2個月、54.5個月、30.1個月和14.7個月。
一個依據血清白蛋白和32-MG水平的新分期系統,已在超過10000名MM患者中進行了驗證,該系統把患者分為3期,I期、n期和m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62個月、44個月和29個月。FISH和常規核型分析,出國治療可能有助于患者的危險分層,基因表達譜也用于確定患者疾病的危險程度,但是這些分層方法還不能指導臨床決策。1/4新診斷的患者,屬于中高危組,包括用FISH技術檢測到的存在17p-(導致腫瘤抑制基因p53的缺失)、t(4;14)或t(14;16)的患者。
絕大多數出國治療患者,屬于標危組,包括存在超二倍體核型的患者,標危患者的預期中位生存期為6?7年,而高危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約為3年。5%?10%MM呈惰性病程,診斷后不需立即治療,對于絕大多數患者,診斷時已具有治療指征,治療分為特異性抗腫瘤治療和支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