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顱外生殖細胞腫瘤 美國有沒有好的辦法?
發布日期:2018-02-12在顱外GCT患者的隨訪方面,可提供指導的研究很少。如果診斷時,腫瘤標志物水平升高,可根據醫生的判斷,進行以下測試和手術:AFP和β-hCG。出國就醫后,每月監測AFP和β-hCG水平,連續6個月(高風險期),然后接下來2連每3個月一次(骶尾部畸胎瘤連續監測3年)。影像檢查,在完成治療時可以進行MRI/CT。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原發部位的引導成像在第一年,每三個月一次;第二年,每六個月進行一次。精原細胞瘤和無性細胞瘤可能較久之后復發,因此可能需要延長監測時間。每年胸部x光檢查。在診斷時,如腫瘤標志物水平正常時,可以由醫生自行決定是否進行以下測試和程序:影像檢查,超聲或CT/MRI:可以每3個月一次,連續2年,生殖細胞瘤每5年檢查一次。
兒童顱外生殖細胞腫瘤(GCT)具有多種分類。治療的局限性與組織學的差異有關。例如,小兒GCT如成熟和未成熟的畸胎瘤可能對化療沒有反應。根據出國就醫后的臨床因素,顱外GCT的適當治療可能涉及以下一種情況:進行手術切除,然后仔細監測疾病復發情況。初步的手術切除,隨后做鉑類化療。診斷性腫瘤活檢和術前鉑類化療,隨后進行根治性腫瘤切除。
出國就醫為了大限度地提高長期存活的可能性,同時盡量減少治療相關的長期后遺癥(例如繼發性白血病,不育癥,聽力喪失和腎功能不全)的可能性,顱內惡性GCT的患兒需要到有治療這些罕見腫瘤經驗的兒科癌癥中心。
手術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針對每種腫瘤類型討論具體的治療方法。對于完全切除所有階段和處于任何部位的未成熟畸胎瘤的患者,以及局部完全切除(階段I)精原細胞瘤和非精原細胞性GCT(睪丸和卵巢)的患者,可能不需要額外的治療;然而,密切監測是重要的。出國就醫這種監測,需要連續定期的體檢,做腫瘤標志物測定,以及原發腫瘤的成像,以確保復發腫瘤的檢測無延遲。
有效的化療面世之前,顱外惡性GCTS孩子們在手術和放射治療后,3年生存率為15%至20%。雖然睪丸局部腫瘤年輕男患者僅做手術切除,治療效果很好。基于順鉑的化療顯著改善了大多數顱外GCT兒童和青少年的治療結果;5年生存率現在接近85%。
在美國,成人和兒童惡性非精原細胞GCTs的標準化療方案包括順鉑,依托泊苷和博來霉素。成年出國就醫患者,每周接受治療方案內的所有藥物(博來霉素,依托泊苷,順鉑[BEP])。美國兒科試驗包括年齡在15歲及以下的睪丸GCT患者,和年齡21歲及以下的卵巢和性腺外GCT患者。患者只在每個周期(順鉑,足葉乙甙,博來霉素[PEb上])的第1天接受博來霉素。英國的臨床研究對未滿16歲的患者測試了卡鉑,依托泊苷和博萊霉素的組合,據報道說,根據腫瘤部位和分期,無事件生存率類似PEb的結果。
這些試驗探索的是局部性腺GCT的治療中PEb的用途和高風險特征患者的加強方案。出國就醫該策略包括大劑量順氯氨鉑(200毫克/米2)和環磷酰胺或保護劑氨磷汀。這些策略中對生存率沒有顯著改善,也沒有明顯降低毒性。放射治療,男性睪丸和縱隔精原細胞瘤,和女性卵巢無性細胞瘤對放療敏感,但由于已知的放療晚期效應,很少推薦使用放射治療。GCT與其他非GCT體細胞成分的治療是復雜的,可以指導治療的數據很少。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青少年中,畸胎瘤中發現過中央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和肉瘤。意大利兒科生殖細胞腫瘤組確定了14名惡性GCT與體惡性腫瘤患者的,如神經母細胞瘤或橫紋肌肉瘤,嵌入在畸胎瘤(占顱外GCT中的比例<2%),含有其他非GCT體細胞成分的GCT的佳治療策略尚未確定,可能需要對惡性GCT和其他非GCT體細胞成分分開,單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