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腫瘤細胞不同區域內的突變
發布日期:2018-02-25對于腫瘤測序分析,更令人困惑的是腫瘤內部異質性的程度。近期單個研究或大范圍TCGA和ICGC數據庫,描述了一個清楚的情況,即腫瘤極少是單克隆種群,而是復雜的混合細胞,這些混合的細胞要么獨自進化,要么從一個原始前體突變細胞演變而來。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這一種群經過早期起始突變時間,主導的生長優勢的選擇,但是隨著多種突變的衍生,增殖形成新的克隆種群,這種種群還可以繼續演變。
海外醫療終導致突變譜,在相同腫瘤不同區域之間不一樣,甚至一些區域攜帶的體細胞突變,在同一腫瘤的其他區域不存在。后一特性提示在一些腫瘤中用NGS分析,單個活檢組織可能不夠充分,這有可能使診斷的負擔加重。不幸的是,腫瘤的異質性也意味著針對單一突變的治療,其療效往往是一過性的,因此會頻繁復發。此外,在經初始治療的復發腫瘤中,往往攜帶有不同的突變,而這些突變在原發腫瘤內本身,就有低頻的表達。
目前臨床提供的樣本,通常不適合做NGS分析。甲酸固定石錯包埋(FFPE)樣本是常規的臨床樣本,我們常常從這些質量和含量均低的樣本中,提取DNA和RNA。核酸片段化及核苷酸的損壞將妨礙測序步驟,限制測序量,并增加錯誤率。海外醫療存放時間久遠的FFPE樣本,可能根本沒有足夠的分析量,但隨著采用標準操作程序、限制固定時間并使用中性緩沖甲醛,這種情況已經出現巨大的改善。
新鮮冰凍樣本更適宜做NGS,但是不適合做病理學分析。樣本采集操作也應該標準化,以減少缺血時間并保證,在提取DNA和RNA過程中去除壞死組織。海外醫療過程中,對于分子檢測來說,所檢測基因組占多大比例(一組基因;所有基外顯子或者全基因組),也是一個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對于科研來說,全基因組測序可以提供全面的數據,從而有利于探索發現,但對于臨床應用就不是這么考慮了。如果為了進行精確的靶向治療,那么感興趣的基因,就被限制在那些擁有治療價值的 基因上。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這并不是說僅限定在有治療藥物的那幾個基因上,而是應包含與治療節點相關的通路上的其他基因。這些基因也可以提供預后價值,依據這種實用性,癌癥基因列表中的基因,有可能不超過300個。如前所述,檢測體細胞突變的理想覆蓋深度是200~500倍,因此這個有限的基因檢測列表是有用的,因為隨著測序數量的增加,費用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