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核酸純度測定一般會夾雜其他分子
發布日期:2018-02-26在分子腫瘤學中,主要的質控指標是核酸的產量和純度。核酸降解程度的評估很重要,因為樣本中核酸的高度降解,會造成假陰性結果。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DNA降解的標志是抽提的DNA中,存在有大M的低分子質量核酸,可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并用溴化乙錠(EB)染色觀察到。
而RNA降解的檢驗,則可通過凝膠分離染色,通過條帶亮度來半定量檢測18S和28S核糖體RNA的比例。海外醫療中,另一個較為重要的質控步驟,是核酸純度的測定,一般采用的核酸提取方法,都會使產物中夾雜一些其他的分子。如蛋白、小分子化合物等,尤其是它們在高濃度時,可能會抑制后續檢測。
要檢測核酸純度,可采用分光光度計等測定其紫外可見吸光度。DNA及RNA的紫外吸收峰值在260nm處,而蛋白質的吸收峰值則為280nm,DNA及RNA的260/280nm吸光度佳比值范圍分別是1.8~1.9及1.9?2.0。蛋白質等污染物過多,可導致該比值降低,而比值低于1.6時,則有必要重新提取過程使樣品進一步純化。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紫外吸收法也可以用來檢測有機溶劑和雜質,吸光度在325nm提示溶液中有顆粒物,或使用了臟的比色杯;而吸光度在230nm則提示存在含肽鍵或芳香基團的污染物,如尿素和苯酚。純度高的核酸在230nm讀值不應超過0.3,且325nm讀值不應超過0.016。因此,若樣本讀值明顯偏離上述標準,海外醫療過程則應當重新純化。
通常每個單位的260mm吸收值,相當于50jxg/ml的雙鏈DNA、STpg/ml單鏈DNA或40jxg/ml的單鏈RNA。海外醫療過程中,核酸定M必不可少,可有助于判斷提取的DNA或RNA的量,是否可以滿足后續檢測所需要的小量。例如,骨組織通常有較高的鈣,在提取時需要脫鈣,通常采用酸或螯合劑(如EDTA)來進行脫鈣,后者是核酸提取中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