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轉診治療時DNA提取應避免污染
發(fā)布日期:2018-02-26國外研究發(fā)現,實驗室信息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對檢測結果的持續(xù)監(jiān)測,是分子診斷的重點。雖然分子診斷的分析報告很復雜,但報告結果必須完整、清晰、簡明扼要。淋巴瘤轉診檢測報告,必須清楚寫明檢測結果和檢測方法,而且還必須明確指出檢測的局限性,以便開單醫(yī)師準確的知曉檢測結果的臨床意義。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LIMS)的質控,對實驗室是十分重要的,其依賴自動化系統(tǒng)協(xié)助樣品追蹤、工作流程管理、分析和臨床報告發(fā)放。淋巴瘤轉診治療后,LIMS對臨床分子診斷實驗室有以下作用:第一,通過嚴格控制信息系統(tǒng),和患者數據的安全以確保醫(yī)療信息的保密性,防止實驗室分析數據被更改和未經授權的訪問,并且做定期備份。第二,LIMS可以使檢測結果以復印本、傳真或電子報告等形式發(fā)出。LIMS的測試也很重要,它可確保系統(tǒng)軟件按設定程序運行和產生結果。
CAP分子病理學項目清單(M0L.20550),要求對分子遺傳統(tǒng)計進行定期的階段性回顧,包括正常和異常結果百分比和等位基因頻率。回顧陽性結果和陰性結果的比例,有助于查明檢測能力是否變化,送檢人群或檢測樣品類型是否在變化。淋巴瘤轉診治療后,LIMS通常還用于輔助一些重要的分析,質量指標的常規(guī)監(jiān)測包括檢測周期、檢測重復率、修改。
一次通過率PCR產物污染的次數,及正確的分析結果。實驗室由于大多數分子診斷技術,都會利用到PCR擴增核苷酸,實驗室設計上應減少樣品被核酸酶或外源性DNA污染的風險。淋巴瘤轉診治療機構愛諾美康介紹,理想的方式是,分子診斷實驗室的工作流程從標本接收到核酸提取,再到分析診斷都是單向流通的。
這樣可確保DNA擴增產物,不會污染樣本處理區(qū)、DNA提取區(qū)或PCR擴增區(qū)。提取DNA與RNA的工作區(qū)應相互獨立,以防止核酸交叉污染。在淋巴瘤轉診治療同時,開展DNA提取和RNA抽提的開放實驗室中,好是使用無RNase的擦拭巾,或溶液以避免RNase污染。
PCR預處理區(qū),應該在封閉負壓環(huán)境中進行,該實驗室要求獨立于其他實驗室。若在開放實驗室和PCR預處理區(qū)域穿行,風淋也可以被用來進一步降低污染風險。為了減少污染的風險,實驗者在進人PCR預處理區(qū)后,需要穿個人防護設備(PPE),并在離開該區(qū)前脫下。淋巴瘤轉診治療后,在PCR預處理時應使用隔離空氣罩,并且在使用之前和之后均采用紫外光和漂白劑去除污染,且需常規(guī)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