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測序會導致突變的位點被讀出
發布日期:2018-03-05海外醫療上,某些突變特征如何幫助指導治療,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從這些大范圍研究中已經清楚地看到,不同解剖部位的腫瘤,有類似的基因和信號通路的改變,而不同個體的相同類型腫瘤又具有顯著不同的基因突變。已推薦可以將腫瘤個體基因通路,改變作為更精確靶點的治療方案。
依據腫瘤組織起源進行治療的方案,對患者個體化選擇特異的靶向藥物治療,研究已經開展但非常有限。海外醫療過程中,通過對潛在的特異基因改變驅動,腫瘤惡性生長的認識,部署針對異常基因通路的治療,這種個體化醫學給患者帶來了希望。
這些分析意味著要加強組織病理,和免疫組化的分析,而不是替代它們。如通常在黑色素瘤中,使 用針對基因V600E突變的靶向治療藥物,然而在有相同突變的結直腸癌中,如果沒有另外抑制信號通路,那么使用該藥物則是無效的。海外醫療因為信號通路在結直腸癌中,有了份抑制劑的旁路,但在黑色素瘤中沒有。
基因組測序是要確定新生突變,或孟德爾式異常的根本原因,其中突變的等位基因存在于通常從血液中,提取的50%的DNA樣本中。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然而,腫瘤測序不同于基因組測序,它面臨許多挑戰。實體瘤少見,僅由一致的癌細胞群組成。
而更多的是攜帶突變細胞,和基因型正常細胞(包括免疫細胞、纖維母細胞和內皮細胞)的混合成分。腫瘤細胞的密度和所占的比例,可以有很大的變化。例如,胰腺導管腺癌的突變細胞通常少于20%。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大塊處理這些腫瘤組織,以用于DNA測序,將會導致腫瘤細胞中只有10%的突變位點序列可被讀出。這遠遠低于Sanger法毛細管測序的可靠檢測閾值,從而會導致假陰性或者模棱兩可的結果,可實現低至幾個百分點的較低檢測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