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腫瘤常常會累及視神經
發布日期:2018-03-13海外研究發現,對FV600E突變的理解變得更重要的是維羅非尼(Zelboraf)??诜幘S羅非尼是BRAF激酶抑制劑,能阻斷V600E突變的BRAF蛋內激酶的功能。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該藥對野生型F的細胞無生物學活性,此藥物已應用于伴有突變的惡性黑色素瘤及治療。
接下來數年,用維羅非尼治療突變的轉移性疾病的數量可能增加。而該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原發腫瘤的有效性仍未知,兒童膠質瘤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后,B/Mf基因與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發生機制有關,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與神經纖維瘤病1型有關(與NF1基因缺失相關)。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NF1患者的腫瘤常常累及視神經,累及顱后窩的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大部分無NF1異常一些較敏感的技術,提示染色體17q34 獲得。涉及WMF基因變化的伴有MEK-ERK信號通路増強。特異性重組包括份基因串聯重復,伴KIAA1549框內融合,終形成一個新的融合基因。這種重組類型,常見于顱后窩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有時,狀態并不因發生部位不同,而有明顯的生物學行為差異。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后,發生在小腦和皮質的腫瘤表現較好(某種程度上與手術情況有關)。已有許多試驗方法,檢測B/Mf基因串聯重復融合產物。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應用融合探針檢測,是一種用于評估基因改變的具有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方法。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依據RT-PCR的強有力技術,適合應用于FFPE樣本,這一方法已有描述這種融合類型,對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診斷具有特異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細胞表面蛋白激酶,與表皮生長因子結合。膠質母細胞瘤中常見的擴增基因,超過1/3病例發生擴增。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擴增,通常出現雙微體,伴隨有額外染色體成分,與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相比,原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更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