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如何判斷神經母細胞的程度
發布日期:2018-03-25美國臨床研究得出結論,依據施萬細胞或“間質”成分的多少,將腫瘤首先分為富間質腫瘤,和乏間質腫瘤兩大類。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后發現,間質成分<50%稱為乏間質腫瘤,乏間質腫瘤中80%的成分為神經母細胞瘤。對該類腫瘤而言,患兒的年齡可作為評估預后的一項參數,年齡較長者預后較差,在年齡大于5歲的患兒中通常如此。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分化程度是指神經母細胞的數量,以及它們發育為神經節細胞的程度。若該比例多5%,則稱腫瘤是“分化性的”。若腫瘤細胞原始,則單單通過光鏡,很難做出神經母細胞瘤的診斷,此時稱為“未分化”或“低分化”。
無論何種腫瘤,只要含有神經氈的成分,則至少界定為分化差的腫瘤。出現間變細胞,往往提示預后更差。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后了解到,目前尚未將出現間變細胞納入此分類系統。MAP2和酪氨酸羥化酶,免疫組化過氧化物酶染色,原始放大倍數x200,稱為成熟神經節細胞瘤。
混合型的整體生存率是92%,分化好的細胞神經母細胞瘤,生存率是100%。細胞神經母細胞瘤的一個預后不良的亞型,是相對不常見的結節型。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通常指組合性腫瘤,分化好的施萬細胞間質占主要成分,伴隨一個或多個肉眼可見的神經母細胞結節。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近來研究已證實,通過采用適用于其他腫瘤的同一標準,組織病理學分型,可將結節型節細胞神經母細胞瘤,分為預后良好和預后不良兩種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