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治療如何提高生存期前景
發布日期:2018-04-08國外報道,靶向治療中的組織缺氧,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腫瘤微環境中的治療靶點,目前研究中的兩種治療策略,為生物還原藥物和分子靶向藥物。淋巴瘤治療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通過生物還原藥物從組織缺氧中獲益,第一種靶向治療組織缺氧的策略,主要是由生物還原藥物前體組成,例如替拉扎明、TH-302、PR-104 和AQ4N。
它們在缺氧的組織中通過酶催化還原(生物還原),被激活的毒性產物而起到抗癌作用。其中,對TPZ的研究為廣泛。淋巴瘤治療轉診機構了解到,在組織缺氧的過程中,TPZ被一種細胞內還原酶代謝,成為具有高度活性的自由基,具有誘發DNA單鏈或雙鏈斷裂,以及其他致死性染色體斷裂的能力。
盡管淋巴瘤治療臨床,和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前景良好,但在多項D1期臨床試驗中,無法證明在放化療基礎上,添加TPZ對提高生存期有任何作用。其他生物還原劑類藥物,如TH-302、PR-104及AQ4N,目前正在進行I/n期臨床試驗,其療效尚未被證實。
HIF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在腫瘤缺氧時可被激活,從而使腫瘤細胞更好地適應缺氧環境。目前多種HIF抑制劑已應用于臨床試驗,例如一種HIF-la的反義mRNA(EZN-2968)及一種通過氧化美法侖部分氮芥,獲得的小分子H1F抑制劑(PX-478)。淋巴瘤治療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一項應用EZN-2968治療難治性實體腫瘤患者,初期臨床試驗證實,給予EZN-2968治療后,腫瘤活檢組織中HIF-la的mRNA、蛋白表達水平,及其靶基因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淋巴瘤治療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嚴重的缺氧,會導致內質網內未折疊蛋白水平升高,誘發未折疊蛋白反應(UPR)。UPR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促進內質網中蛋白質降解并激活細胞凋亡,或自噬以緩解內質網應激(ER stress)。淋巴瘤治療轉診后假設缺氧細胞中的內質網,應激已接近飽和,那么靶向UPR信號通路的治療方式,可通過進一步加劇內質網應激來抑制UPR的發生,或其他旁路的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