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可致細胞克隆具有優勢
發布日期:2018-04-11國外對于MDS及AML轉化中,常見的突變通路,在近幾十年來,許多團隊致力于研究骨髓增生異常的突變圖譜。現已發現了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一些傳導通路的作用。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MDS中常見突變基因,以及在疾病發展中的作用。89.5%的MDS患者,存在至少1個基因突變,部分患者體內出現高達12個基因突變。
盡管單個基因突變,是MDS重要發病機制之一,突變獲得的克隆性及類型,也是MDS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特征。當前證據表明,基因突變的積累是疾病譜及,終向AML轉變的關鍵。造血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起始突變存在于造血干細胞中,其中45%?85%患者的干細胞,存在剪切體復合物蛋白編碼基因突變。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10%?30%發生DNA甲基化調控子編碼的基因,突變可導致一些細胞克隆具有生物學優勢。而這些克隆在骨髓中增生,并且由于分化障礙和凋亡增加,從而使骨髓象出現增生異常,及血球減少的特征。部分亞克隆會繼續積累其他基因突變,涉及染色質和轉錄調控因子編碼基因。
進一步導致分化障礙,并獲得轉錄因子(RUNX1、ETV6),蛋白激酶信號傳導途徑(FLT3、RAS),以及細胞生長因子調控因子(TP53)的基因突變。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了解到,導致骨髓原始細胞比例增高,異常增殖并終向AML轉化。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發現,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這些體細胞突變使MDS細胞,具有向白血病轉變的趨勢。基因突變的小鼠模型具有白血病轉化的DNMT3A等,出現基因突變時,MDS CD34+細胞出現甲基化修飾改變,即3%?5%的啟動相關CpG島,發生異常的高度甲基化。這些甲基化改變,可發生在疾病的早期,而且使疾病向白血病轉化的概率增高。
啟動子甲基化導致基因組學的改變,繼而出現細胞分化成熟障礙,與骨髓細胞擴增相關的基因(如CW基因)表達不斷上調。功能喪失突變使基因破壞或者IDH突變,產生腫瘤代謝物2-HG的抑制作用。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介紹到,與OYA基因的甲基化改變,及表達上調有一定的關聯,繼而導致骨髓細胞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