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 子宮內膜癌的靶向治療預期
發布日期:2018-04-16臨床發現,KRAS檢測是一個靶向治療優勢人群選擇的佳范例,目前人們逐漸接受KRAS檢測,作為抗-EGFR治療患者選擇的篩查工具。出國看病領域隨著研究進展,結直腸癌驅動因素中,復雜而又相互交錯的表現出分子改變,通常包括p53突變、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劑2A(CDKA,pl6)和E-cadherin失活、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ErbB-2、HER2)的擴增,和高表達以及染色體不穩定性。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子宮內膜癌可能采取的靶向治療,雖然大多數子宮內膜癌患者為早期,可通過手術加用或不加用輔助放射治療,達到有效治愈。但15%?20%的患者會復發且療效不佳,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激素治療、放療和化療。已聯合應用上述治療方法,但反應率未見明顯提高,二線治療療效也相當有限。
此外,盡管研究多年,晚期或復發的女性子宮內膜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時間,6?14個月)和總生存期(中位時間,12個月)也未見明顯改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了解到,隨著對腫瘤細胞生長和生存過程中,關鍵分子改變的加深理解,針對腫瘤細胞分子改變的靶向藥物,已成為腫瘤治療的重大突破。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相比于傳統的化療藥物,靶向藥物能夠更加具有選擇性地針對腫瘤細胞。這種特異性可降低患者毒性反應,并且在某些情況下比傳統的化療,給患者能夠帶來更大的獲益。而參照目前對子宮內膜癌中分子改變的認識程度,其靶向治療的應用,遠遠落后于其他常見腫瘤。
子宮內膜癌分子改變多種多樣,靶向治療有望成為晚期或復發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出國看病后了解到,具前景的信號通路和分子靶點,包括PI3K/AKT和Ras/Raf/MEK通路,HER2和VEGFR分子,這些相關通路和靶點,在子宮內膜癌中的關聯富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