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間皮瘤的治療并無標準方案
發布日期:2018-05-09通常,MRI偶爾可用來判斷是否有胸壁及橫膈受侵,盡管有研究并未發現它優于CT。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大部分間皮瘤適合使用PET,FDOPET掃描近年來用于臨床評估。與肺癌相似,FDG-PET掃描可識別隱匿轉移病灶,否則患者將行手術治療。
因此,它可能對預后有意義。但是它對于局部病變,和進展期間皮瘤的作用仍有待證明。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介紹,間皮瘤的血清標志物,是可溶間皮素相關蛋白(SMRP)。間皮素是表達于間皮細胞的細胞表面蛋白,保持與細胞膜結合或分泌到血中,可用ELISA法檢測。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一項研究應用ELISA法,37/44(84%)的胸腺瘤患者檢出SMRP,而肺癌或其他胸膜疾病僅為3/160(2%)。此外,40個有石棉暴露史的人中,7例有SMRP升高。有趣的是,在1?5年,7例SMRP升高的患者中,3例發生胸膜瘤,由此提示,SMRP也可作為石棉暴露者的治療方案。
對于癌肉瘤樣的間皮瘤、體力狀態(PFS)差和有胸痛的患者(表明病變侵及胸壁),是不良預后因素。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介紹,此外,患者白細胞或血小板升高,表明有應對間皮瘤產生的系統炎癥反應,提示預后不良。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發現,治療惡性間皮瘤無標準治療方案,該病治療的一個缺陷是缺乏對不同治療方案、進行比較的隨機臨床試驗。根據患者的年齡、醫療條件和體力狀態,間皮瘤的治療方案有姑息治療、化療和積極的手術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