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看病 殘存病灶應進行手術切除
發布日期:2018-05-22如果在徹底頭頸部檢查后,仍不能明確上消化呼吸道、或唾液腺黏膜可疑病灶的性質,可以對其局部可疑轉移的淋巴結進行FNA。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FNA的標本,可以分別送檢進行HPV和EBV的分析,以確定腫瘤的原發部位,是口咽或是鼻咽部。
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如果FNA沒有獲得明確結論,應考慮淋巴結切除活檢。對于后者,如果活檢冷凍切片,顯示為SCCHN、或其他非淋巴瘤性惡性腫瘤,則應立即行頸淋巴結清掃術。這有助于控制腫瘤潛在的包膜外浸潤,及進一步淋巴結轉移。
但應強調的是,必須避免淋巴結的切開活檢,這樣會妨礙頸部病灶的后續治療,并可能降低頸部轉移病變的控制率。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介紹,一旦完成了診斷和分期,下一步工作就是放射治療和腫瘤內科治療。現代多學科治療模式,要求所有可能提供治療的學科都加入治療團隊。
去美國看病服務領域發現,對于放化療后仍有腫瘤殘存病灶,應進行挽救性的手術切除。約1/3頭頸癌患者屬局限期病變,腫瘤原發灶為T1或T2,沒有淋巴結受累或遠處轉移(I?n期)。一般來說,去美國看病的這些患者可選單一方法進行治療,例如僅選擇手術或者僅選擇放療,預計5年生存率為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