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化與腫瘤的分期及預后有關
發布日期:2018-05-28美國臨床上,將4%胃癌通過微衛星檢測后,評定為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病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半數顯示MSI-H患者,被臨床證實同時或異時出現多發性原發癌。具體方法及研究結果,可見其相關文獻。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發現,如果適合的分子及遺傳的標志物被選擇,這個方法在未來可能會應用于分子診斷。對DNA甲基化-靶向分子診斷,DNA甲基化是癌癥各種表觀遺傳學中、重要的分子事件。在轉錄水平調節基因表達時,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染色體重建的功能,起著開關的作用。
而各種轉錄因子,僅起到轉錄量調節開關的作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胃癌CPG島的高度甲基化、與許多腫瘤抑制基因的基因沉默相關,包括RAR、RUNX3以及MGMT基因。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了解到,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容易檢測出癌癥衍生DNA甲基化異常。許多研究報道顯示,DNA甲基化異常檢測,是一個有用的診斷指標、及顯示預后的因子。在20%~50%胃癌患者血清中,可以檢測到pl6基因及CDH1基因甲基化。
然而,無癌的正常對照患者中,會檢測為陰性結果。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獲悉,一些基因DNA甲基化,與腫瘤分期及預后有關,比如相對于無CDH1基因的甲基化患者。對CDH1基因淋巴結,會被認為是原發腫瘤淋巴引流的第一站。如果未發現轉移灶,淋巴結清掃則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