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yī)療 非小細胞肺癌中受體的表達率
發(fā)布日期:2018-06-25海外醫(yī)療臨床表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其表達率為40%~80%。并且與促進腫瘤增殖、血管生成、侵襲、轉移和逃避凋亡有關。作為一種針對EGFR的單克隆抗體,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順鉑,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了活性。
一項針對表達EGFR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隨機試驗,結果表明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順鉑、和長春瑞濱與單用化療相比,能提高療效和改善生存。海外醫(y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基于這些研究結果,歐洲和亞洲啟動了ri期隨機試驗。
在試驗中,免疫組化法確認腫瘤表達EGFR,且未接受化療的IV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接受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順鉑、和長春瑞濱或單用化療。海外醫(y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聯(lián)合組比化療組在統(tǒng)計學上,顯著地延長了總生存期11.3個月。接受西妥昔單抗治療的患者,也提高了療效,但無進展生存期沒有改善。
海外醫(yī)療領域的試驗,讓研究者探索了許多生物標志物,試圖確定更可能從西妥昔單抗治療中、獲益的亞組患者。西妥昔單抗與吉非替尼不同,臨床活性與存在活化突變無關。基因突變也不能預測西妥昔單抗療效,海外醫(yī)療一周期后的皮疹,可以預測西妥昔單抗的獲益程度。
海外醫(y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其試驗的研究者近期報道,新療法針對EGFK高表,達能預測接受西妥昔單抗治療患者的較長生存期。而在單用化療患者中,EGFR表達不會影響預后、或預測化療獲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