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 反應欠佳的治療及其不良預后
發布日期:2018-07-10對于一線或二線藥物,需要治療多久才可以做出治療反應,其不充分的判斷及更換治療的決定,有時候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為了更好地確定二代藥物,在治療反應不足的定義,113例患者在伊馬替尼治療失敗后,接受了尼羅替尼的臨床研究。
治療12個月后結果顯示,對比僅獲微小細胞遺傳學反應、或完全血液學反應的患者,達到特定情況的,預計1年生存率具有顯著優勢。出國看病服務領域獲悉,由此得出結論,如果二代治療3~6個月未獲細胞遺傳學反應者,應考慮更換治療。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另一項有關伊馬替尼治療失敗患者,接受二代治療的研究發現,之前伊馬替尼治療未獲得細胞遺傳學反應,并且貧血、體能狀態評分為1分。出國看病服務領域發現,往往這種情況,也是二代治療效果欠佳的不良預后因素。
而患者帶有0、1或2個不利因素的預計時,其8個月EFS分別為81%、54%和20%。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介紹到,根據研究結果,有理由認為具備這些預后不良因素的患者,更應轉換至二代治療。回顧性研究已經證實,細胞遺傳學反應,是評估佳治療反應和長期療效的金標準。
因此,前3年必須每3個月進行骨髓評估,此后至少每3?6個月再次復查確認。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如上所述在特定情況的基礎上,會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同時分子生物學的變化,可以作為細胞遺傳學復發和新突變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