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原發耐藥對標準治療的作用
發布日期:2018-07-10臨床特定情況下,依從率低主要發生在出現不良反應,或需增加劑量的年輕患者中。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二代TKI的出現,大幅度地減少了伊馬替尼不耐受,而又必須堅持用藥的患者,目前沒有TKI不耐受的標準定義。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獲悉,患者如果符合一個或多個標準,應歸類為TKI治療不耐受的情況。比如出現任何危及生命的相關毒性,或出現任何3或4級的非血液學毒性。盡管減少劑量后仍反復發生,便仍需要對癥處理。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了解到,當出現任何2級非血液學毒性,并且持續超過一個月,應該得到支持治療。
如果出現3級血液學毒性,對支持治療無反應,而且治療劑量低于可接受的低有效劑量時,常用毒性標準用于急性毒性的判斷和分級。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協助方面還得確定TKI是否不耐受,而對長期接受TKI治療的患者而言,生活質量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衡量標準。
對治療不耐受的指標上,患者的依從性還得考量長期的治療管理,及相應的的關鍵因素。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了解到,如果患者現在可從伊馬替尼轉換至其他TKI藥物,而不是其他治療模式如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通常會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針對效果較差的TKI方面,可能會出現原因不良的各類反應,而中斷用藥的發生率也相近。并且耐藥的機制和類型中,約33%的患者對伊馬替尼耐藥,在某些原發耐藥的標準中,也會獲得標志性治療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