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療效差異源于信號依賴程度
發布日期:2018-08-03美國臨床通常認為,針對環磷酰胺與拓撲替康結合應用,可當作一種有效的聯合方案。但相比替莫唑胺與伊立替康結合,其骨髓毒性一般偏大,而胃腸道毒性卻又偏小。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這兩種方案在目前應用中,還缺乏直接對比數據。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其他一些藥物也被嘗試用于治療,通常在轉移性尤文肉瘤中并沒有明顯效果。臨床上的探索性治療,發現患者對胰島素樣的生長因子受體產生反應,其抑制劑還引發了對應用該藥的廣泛興趣,尤其是治療難治性尤文肉瘤。
然而在一系列IGF1R單克隆抗體,及相關I?n期的臨床試驗中,發現按RECIST標準僅有10%~15%的有效率,但療效較為持久。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介紹,對腫瘤組織的用藥反應情況,其生物學基礎或原理目前尚不明了。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研究可能與特殊的易位情況,或IGF結合蛋白變異有關。之后發現除孤立性的纖維瘤,和結締組織增生性的小圓細胞瘤外,其他肉瘤對IGF1R抑制劑幾乎沒有反應。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過程中相關療效的差異,也許是源于細胞對某個信號通路的依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