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蛋白修飾可能會高頻突變
發布日期:2018-08-14一項試驗臨床發現,胞嘧啶甲基化通常需要發現在重復序列,以及抑制基因啟動子區的CpG島上。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如遇X染色體的失活基因、印記基因和一些組織特異性基因,則會出現相應突變;在這種情況下,臨床需探討長期積累所能得到的支持證據。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發現,對于某些組蛋白修飾與特異,在一些癌癥中會檢測到相應的HAT或HDAC活性,可能存在一定的改變。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獲悉,有趣的是在上皮腫瘤細胞中發現,編碼HAT的一個基因EP300發生了突變,該突變預示著一個截短蛋白的變異,及5/6的情況會發生第二個等位基因失活。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往往這些數據說明,變異起到了腫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在特定類型的淋巴瘤DNA的基因組測序中,確認了組蛋白修飾基因會出現高頻突變,并表明遺傳變異在淋巴瘤形成過程中,起著某些重要作用。
臨床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主要特征,一般是染色體易位產生了PML-RAR融合蛋白,該新型融合蛋白不僅保留了PML序列,還保留了DNA結合域和RAR的配體結合域。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對于PML-RAR的情況,能使相關靶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去抑制相關基因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