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更好的腫瘤醫院 等位基因如何突變失活
發布日期:2018-10-26國外醫療領域證實,細胞中的錯配修復基因存在于兩個等位基因中,當一個正常而另一個產生突變時,DNA修復功能的受損程度通常較小。美國更好的腫瘤醫院介紹到,然而在正常上皮細胞中,剩余的一個正常等位基因,可能由于體細胞突變而失活。
這一“二次打擊”消除了錯配修復功能,在之后的細胞分裂周期中,可能因此發生成百上千的突變。美國更好的腫瘤醫院介紹到,由于這些突變在單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串聯重復區域(例如微衛星序列GTBP/MSH6),在某些情況下MSH3可替代GTBP/MSH6。
對于MutL同源物如MLH1和PMS2,通常會參與組成復合物,再通過激活一些蛋白而產生起始錯配修復。美國更好的腫瘤醫院介紹到,這些蛋白一般包括了核酸外切酶、解旋酶、DNA聚合酶和連接酶等,因此產生的表型通常被稱為微衛星不穩定性(MSI)表型。
美國更好的腫瘤醫院介紹到,盡管大約10%?15%的結直腸癌,會顯示出MSI表型,但是僅在2%?4%的結直腸癌患者中,可檢測到已知錯配修復(MMR)基因的胚系突變。美國更好的腫瘤醫院發現顯然只有一小部分、具備MSI表型的散發性結直腸癌,是由于一個已知錯配修復基因的胚系突變,而導致其發展的。
在一些具備MSI表型的散發性結直腸癌中,還發現了錯配修復基因的體細胞突變。美國更好的腫瘤醫院介紹在多數散發性患者中,MSI基因失活是由于表觀遺傳失活所致,這種失活的基礎和分子機制,以及與之伴隨的MLH1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機制,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