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納米技術對蛋白表達的影響
發布日期:2018-11-06對于微陣列基因表達,蛋白質組學、分子成像、電子工程、納米技術和微流體芯片的技術,都將參與開發建立未來的“納米實驗室”。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新技術涉及納米線傳感器,可用于某特定探針分子上,將其包裹后可探測特定基因或蛋白表達。
這些納米線由于內部的機制,會產生電化學信號,可以檢測出極為敏感的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認為一個有遠見的觀點是,手持式、以微流體系統為基礎的這種儀器,用來檢測單細胞基因組或蛋白質的表達譜,使醫師能夠分析患者的一些微升體積的血液樣本(刺手指獲得),以評估高達1萬種功能。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此類技術對未來醫藥業的影響,也將會令人震驚;而鳥苷三磷酸(GTP)結合蛋白(G-蛋白)信號通路,是基因激活的另一條無所不在的通路,有些是cAMP介導的,對細胞過程有著變化無常的影響。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獲悉,已發現G-蛋白偶聯通路組分的突變,參與多種人類疾病,包括腫瘤形成。
其他信號轉導通路的變異,與惡性腫瘤的形成同樣有關,例如病毒癌基因v-fps誘導的細胞惡性轉化,與內源性基因STAT3信號轉導通路激活有關。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了解到,TGF-p信號通路是轉導蛋白SMAD家族介導的,并且該家族中某一成員,SMAD4的體突變,常常在胰腺癌中能夠被觀察到,而在大腸癌、乳腺癌、肺癌中發生率相對較低。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對于SMAD2功能紊亂性突變,在大腸癌和肺癌中都被發現,這些觀察結果更加豐富了臨床對腫瘤中,已知信號轉導通路中發生變異的組分的認識。因此信號轉導通路的紊亂,是人類腫瘤中普遍發生的事件,并能為腫瘤治療提供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