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細胞是否存在失衡?
發布日期:2018-11-28多項數據比對分析表明,在遺傳性乳腺癌的間質細胞中,只有一個微衛星位點與7P53突變相關;然而在散發性乳腺癌的間質細胞中,發現了66個這樣的微衛星位點。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在沒有7P53突變的淋巴結轉移相關性特定腫瘤中,間質細胞的雜合性丟失和等位失衡增加,與一組特定的5個微衛星關聯。
間質特異性雜合性丟失或等位失衡,被認為與散發性乳腺癌,而非遺傳性乳腺癌的7P53體細胞突變,以及區域淋巴結轉移相關。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這些結果,提示了7P53突變的間質細胞,或位于5個特異間質標記的雜合性丟失或等位失衡,可加速腫瘤的進展。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對于突變腫瘤之間的病理學差異,與MG42突變的腫瘤相比,MC47突變的腫瘤增殖快,更易形成異倍體,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更多,更可能是ER、PR和Her-2陰性的“三陰”腫瘤。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了解到,MC42突變的腫瘤也更可能是髓樣癌,很少是管狀-小葉癌或原位癌。
非MC42乳腺癌家系的全基因組高密度SNP,在大約30%遺傳性乳腺癌上,會涉及MC42突變情況,尋找其他的乳腺癌高危易感基因,迄今一直沒有成功。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運用全基因組SNP探針,對19個非乳腺癌家系進行全基因組篩查,在2、11和14號染色體上發現了,5個區段候選的乳腺癌易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