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就醫 細胞瘤的風險因素都有哪些?
發布日期:2018-12-04對于非一般的遺傳性神經母細胞瘤,還可見非眼科的第二惡性腫瘤;國外有報道10歲發病率是4.4%,20歲是18.3%,30歲是26.1%。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其神經母細胞瘤的放射治療,通常是發生第二腫瘤的風險因素,但并不是所有風險都由放射治療引起的。
骨肉瘤和黑色素瘤是常見的第二腫瘤,但腦腫瘤、肉瘤、白血病、淋巴瘤和松果體母細胞瘤,也曾有報道。出國就醫領域發現對第二腫瘤的篩查是很困難的,因為它可發生在多個可能的部位,如基底細胞癌綜合征(NBCCS),就是一種以早發多發基底細胞癌,為特征的罕見疾病。
尚有許多其他特征,構成了表型并被列為主要的和次要的診斷標準,雖然家系內和家系之間的臨床表現,存在一定的顯著差異。出國就醫服務機構了解到,Wicking及其同事發現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認為該綜合征無外顯率,及相關綜合征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等。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Wicking及其同事對父母雙方、都進行臨床和放射檢測,且確定了父系的家族進行了研究,計算出新突變頻率至少是14%;然而他們也呼吁關注Shanley及其同事的另一個研究,顯示在患者無明顯家族史時,新突變率可能高達81%。出國就醫領域發現該基因是位于染色體9q22上的,它與果蠅的節段極性基因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