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抑制炎癥可降低腫瘤風險
發布日期:2018-12-25在細胞惡性轉變時,TAM會被立即募集到癌前病變部位,以及巨噬細胞缺陷可導致血管密度降低50%,壞死增加等現象也支持了這些觀點。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獲悉,對治療應用慢性炎癥,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已經明確;因此減輕炎癥或抑制炎癥介質功能的治療,將降低腫瘤發病風險。
長期使用阿司匹林和非甾體類抗炎藥的人群,其腫瘤發病風險可降低40%;將來針對某種介質或通路的特異性腫瘤治療,可能更為有效。海外醫療服務機構了解到,例如因為在多種人類和實驗性腫瘤組織中,均有NF-KB活化,所以針對這個轉錄因子的抑制劑,可能具有臨床療效,目前正處于臨床研究。
另一個策略是阻斷NF-kB調控的基因,如TNFa、VEGF或MMP-9,其靶向TAM或誘導TAM到腫瘤微環境的分子,也是一種治療策略。海外醫療領域發現還有一種可能,是給患者使用IL-2或IFN7,以使TAM轉變為具有Ml特性的細胞毒巨噬細胞表型,這種腫瘤治療已取得有限成功。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獲悉,為腫瘤患者過繼性移植離體,及培養的巨嗟細胞等,也可能是一種潛在方法。在這些細胞中導入抗腫瘤基因或治療性基因,或者用化療藥物或抗血管生成藥物,標記這些細胞也是有可能的。海外醫療領域在應用這些方法時,要避免因腫瘤微環境中細胞代償導致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