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探針能否有效檢測蛋白反應
發布日期:2019-01-17當納米器件使用抗體作為識別基團時,存在一個問題,即抗體的純化和有效性。目前許多實驗室正在開發新的識別基團,如寡核苷酸適配子;其相關分子診斷納米器件,也被證明比商業方法更加出色。然而,它們還沒有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許多方法將生物靶向納米顆粒,用于了免疫化學選擇性染色;更早的一種利用量子點,對多分子靶標能同時進行檢測。Chad Mirkin發明了一種,極具創新性的檢測蛋白和核酸的方法,其“生物條形碼”方法采用磁性微粒制成探針,這種探針技術,還結合了目的靶標和DNA編碼的納米顆粒探針。
近期這種方法,被用于同時檢測三種飛摩爾濃度的癌癥標記蛋白,如PSA,HCG和AFP。而納米顆粒作為藥物和成像造影劑的載體,有兩大優勢:一是能夠將藥物靶向輸送到腫瘤損傷區域,另一是能夠穿透吸收區域,和作用靶點間的生物屏障。
其藥物輸送領域,通常將“靶向”理解為損傷區域的物理定位;在分子靶向治療中,“靶向”意味著物質,對腫瘤相關的生物通路有特別的活性。臨床更傾向于將納米顆粒,在特定壞死區域的富集理解為“定位”或“定向”;當解說抗體介導的定位時,也會偶爾使用靶向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