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療的毒副作用可能產(chǎn)生較大反應
發(fā)布日期:2019-03-02一項研究評估,針對的是植入式熱療加近距離放療增量,在肺癌治療的價值。在外照射和化療后,可進行植入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單獨近距離放療組、和近距離放療聯(lián)合熱療組。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相對于進行單獨近距離放療的患者,加以熱療組的腫瘤進展時間和生存率,得到了明顯改善,兩年生存率分別是31%和15%。
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熱療組的毒副反應稍大,7例ID級毒副反應,而單獨近距離放療組中只有1例。研究同時報道了詳盡的熱劑量數(shù)據(jù),大多數(shù)患者接受了充足的加熱,但熱劑量和腫瘤緩解之間的相互關系不明顯。更重要的III期臨床試驗,是在荷蘭進行的局部進展肺癌單獨放療,與放療加熱療進行隨機對照的研究。
361例未接受過治療的局部進展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單獨放療組或放療加熱療組;患其它癌癥的患者,在數(shù)量上大致相同。試驗中未給予化療,單純放療組CR率為39%,而放療加熱療組為55%(P<0.001);與單純放療組比較,放療加熱療組的局部控制持續(xù)時間,也明顯延長。
主要受益的患者,放療加熱療組CR率為83%,而單純RT組為57%;單獨放療組的3年存活率為27%,而放療加化療組為51%(P=0.003)。熱療為每周一次,總計五次。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熱劑量分析的詳情未報道,雖然該項研究的療效非常顯著,但因對照組治療不理想即單獨放療而受到批評。
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兩個新的D1期臨床試驗,已在美國和荷蘭啟動,將放療加化療加熱療與放化療進行對比;美國研究的對照組是放化療,而荷蘭研究的對照組是放療加熱療。而另一個隨機試驗,使用新輔助療法和輔助化療±熱療治療肺癌,結果顯示無病生存得到改善。
熱劑量準確控制和療效相關,兩項近期完成的in期試驗,利用詳盡的微創(chuàng)測溫數(shù)據(jù),來控制熱療劑量,即T90時的CEM。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在通過預設的標準時,確定了腫瘤是“可加熱”的情況下,才進行隨機分組;如果在腫瘤第一次放療期間,被認為是可加熱的,則隨機接受較低或較高累積劑量的加熱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