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如何發現腫瘤細胞的潛在靶點
發布日期:2019-03-13隨著分子技術和細胞生物學知識的飛速發展,現在有令人難以置信的一系列方法,來發現腫瘤細胞區別于正常細胞的潛在靶點。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近期更引人注意的基于機制、而達到治療的方法的實例是新藥伊馬替尼的研發;此藥對慢性髓細胞白血病和胃腸間質腫瘤,具有顯著活性。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臨床從研發伊馬替尼的時間線剖析來看,發現和研發伊馬替尼的基礎生物學背景工作,實際上發端于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s)中費城染色體的發。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這其實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在某種腫瘤中,存在一致性的染色體異常,這一異常是9號和22號染色體的易位。
有一種異位編碼BCR-ABL蛋白P210I3CR-ABL,這是一種分子量為210kDa的轉化性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約95%的CML患者體內組成性表達、且導致了此病的發生發展。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在患者的正常細胞中,并不存在這種異常的酪氨酸激酶;因此這是一個極好的靶點,可以據此研發抗CML的有效藥物。
研究者通過篩選,來尋找對BCR-ABL酪氨酸激酶有特異性活性的化合物,并發現這一藥物,能直接作用于此酶的三磷酸腺苷結合位點(ATP結合囊),也是選擇性更強的抑制劑。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進一步的體外和體內試驗發現,此藥對BCR-ABL陽性細胞有毒性。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早些年進行的1期和2期試驗,記錄到格列衛在臨床上有顯著的抗CML活性,尤其是對慢性期CML。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研究證明伊馬替尼對胃腸間質腫瘤,也有相當好的療效,這一疾病具有c-kit原癌基因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