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 誘導病變是否存在預測因素?
發布日期:2019-04-12針對藥物的毒性反應,ixabepilone單藥或聯合卡培他濱治療時,更常見的嚴重毒性反應是外周神經毒性;相關癥狀包括燒灼樣感覺、過敏、不適和神經性疼痛。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既往接受過含紫杉類藥物化療的乳腺癌患者,在ixabepilone單藥化療后,大約63%的患者會發生周圍神經病變。
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在聯合卡培他濱治療后的患者中,發生率大約為67%;但是嚴重毒性(ID度和IV度)反應的發生率分別為14%和23%。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既往接受過大量化療的患者,發生神經毒性的時間較早,在頭三個周期中,大約75%的患者會發生神經毒性或神經病變加重,而且在四周期化療后癥狀更重。
臨床試驗中發現,減少藥物用量、推遲給藥時間、終止給藥可以緩解周圍神經毒性。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經過終止給藥和減量給藥處理后,由紫杉類藥物和長春堿類藥物引起的癥狀,可以迅速緩解;中位時間為6?46周,嚴重毒性可以恢復至I度毒性。
對于合并肝功能損傷和糖尿病的患者,發生嚴重神經病變的風險增加。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盡管存在I度神經毒性、和既往接受過有神經毒性藥物化療,但二者并非ixabepi?lone誘導神經病變的預測因素;赴美就醫領域的早期臨床試驗中,也有提出至少拒絕伴有中度神經毒性的患者入組。
通常來說,劑量依賴性骨髓抑制,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減少,在ixabepilone化療中經常發生。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血小板減少和紅細胞減少并不常見,且ixabepilone聯合卡培他濱化療的患者中,36%會發生IV度中性粒細胞減少,而單藥化療組中的發生率為23%。
在聯合化療組中,中性粒細胞減少性發熱和感染的發生率分別為5%和6%,而單藥化療組中,二者分別為3%和5%。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進一步化療不會加重骨髓抑制,提示造血干細胞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發生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建議減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