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芬蘭發現基因缺陷有助前列腺癌診斷
發布日期:2016-11-1011月9日新資訊,來自芬蘭坦佩雷大學的Tapio Visakorpi教授正在進行前列腺癌細胞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得到了芬蘭科學院的支持。研究發現前列腺癌細胞的基因缺陷能夠幫助進行癌癥診斷,開發適合于病人的個體化癌癥治療方法。
他希望通過研究獲得對前列腺癌發病機制的全面了解,借助這些機制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海外醫療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前列腺癌是芬蘭男性中常見的癌癥,也是導致男性癌癥死亡的第二常見類型。這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在每個患者之間都存在顯著不同,因此在Visakorpi教授看來,前列腺癌的治療應該根據每個病人的臨床表現來進行個性化設計。
海外醫療服務提供商愛諾美康CEO陳博士介紹說:目前我們已經轉診了超過200種類型的癌癥患者,約70%治療方案被改變并讓很多患者獲得了緩解,因此建議有條件的重大疾病患者可以考慮海外看病,多一份選擇則多一份希望。
Visakorpi教授這樣說道,“在過去十年中,已經開發出一些治療前列腺癌的新方法,但仍存在一個重要問題:無法預測哪種治療方法對病人有效。”“近一些基因組學研究發現即使前列腺癌起始于單個細胞,隨著疾病進展也會出現存在不同基因型的癌細胞亞群。這不是單一發病機制導致的疾病,多個機制導致了前列腺癌的發生。因此發現存在于每個病人體內所有癌細胞上的基因缺陷是非常重要的,進而可以開發有效的靶向治療方法。”“我們需要從病人身上提取一些樣本,樣本的處理方法也需要改進使其更適合進行分子分析,我們已經開發出一種適合癌組織的處理方法。”
海外醫療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半個世紀以來,大家都知道前列腺癌的生長受到雄性激素的刺激。激素療法通過阻斷雄激素的合成或作用發揮達到治療效果,這種方法被當作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金標準。
但是,前列腺癌可以在治療過程中重新激活雄激素受體信號途徑,目前一些治療方法對病人有害。“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有研究證明刺激雄激素受體信號途徑重新激活的一個機制就是雄激素受體基因的擴增。新研究證明常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療的糖皮質激素藥物可以反過來對病人產生不良影響。這會引起雄激素受體基因突變,導致由糖皮質激素藥物所引發的雄激素受體信號途徑激活。”Visakorpi解釋道。
所有這些都表明我們應該檢查每個病人癌細胞的基因組變化,不僅是在診斷的時候,還應該在治療過程中隨著疾病進展情況進行癌細胞基因組的分析。這有助于在整個疾病進展過程中隨時制定佳的癌癥治療方法。
一些前列腺癌類型終會發展為不依賴于雄激素。Visakorpi教授的研究團隊已經發現一個與共轉錄因子HES6激活有關的新機制,這種類型的前列腺癌需要進行非激素治療。海外醫療機構愛諾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