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院關于非小細胞肺癌的相關知識
發布日期:2017-01-20一、流行病學
(1)肺癌大體上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男性和女性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
(2)2012年美國大約有226160例新發肺癌和支氣管癌(男性116470例和女性109690例),導致160340例死亡(男性87750例,女性72590例)。
(3)超過70%的患者確診時為不適合治愈性治療的晚期疾病。
(4)肺癌5年相對生存率大約為18.5%,自20世紀70年代的13.7%開始,顯示了其正在發生緩慢而穩定的改善。
(5)診斷時的分期在預后上影響顯著。與較差預后相關的患者特 征包括老年、男性、非裔美國人。
(6)赴美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美國,死于肺癌的女性患者與死于乳腺癌、子宮癌和宮頸癌三種腫瘤的女性患者一樣多。在20世紀女性中增高的癌發病風險與抽煙時習慣改變有關系。從1987年開始,由于女性吸煙的盛行,肺癌已經超過乳腺癌成為女性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
(7)在過去十年中,美國的吸煙率已下降,不過目前發展中國家吸煙率在顯著上升。
二、病因學和危險因素
(1)絕大多數的肺癌死亡與吸煙直接相關。
(2)煙草煙霧中含有高度復雜的混合物,后者具有損傷DNA的潛能。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芳香胺和煙草特有的亞硝胺,作為主要的致突變致癌物,是形成DNA加合物的原因。形成的DNA加合物的數量與吸煙量直接相關。重度吸煙者每個細胞基因組中可出現100個堿基突變。
(3)與從未吸煙者比較,吸煙者的肺癌發病風險增加約20倍。與持續吸煙者相比,已戒煙者發展為肺癌的可能性降低。
(4)在美國估計每年大約有3000例死于被動吸煙的肺癌患者。
(5)氡是一種由鐳-226衰變產生的放射性氣體,是美國肺癌的第二大發病原因,每年可導致6000~36000例肺癌。鐳-226衰變產生能釋放α粒子的物質,可引起細胞損傷。室內暴露(致癌物質和放射性氣體)與肺癌發病風險的升高有關。
(6)工作中接觸石棉、砷、鉻、氯醚、鎳、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和一些其他化學致癌物可使肺癌發病率增加9%~15%。吸煙者的石棉暴露增加發生肺癌的風險,吸煙損傷支氣管清除功能,因此可延長石棉在肺上皮細胞內的存留時間。
(7)與人類其他實體瘤相比,遺傳因素與肺癌發生的關系還不清楚。在肺癌的病因學中,吸煙的核心作用可將肺癌家族發生的遺傳基礎的證據復雜化。
(8)20世紀90年代的大型隨機、雙肓、安慰劑對照的化療預防試驗表明,目前尚沒有某種食物成分能夠阻止肺癌的發生。
三、病理學
(1)非小細胞肺癌(NSCLC)可分為三個主要的亞型(表2.1):①腺癌;②鱗狀細胞癌;③大細胞癌。
(2)在美國,無論男性和女性,腺癌是NSCLC主要的病理類型。赴美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典型的腫瘤位于肺外周,起源于表層上皮或支氣管黏膜腺體。組織學檢查中可見腺體形成、乳頭狀結構或黏蛋白生成。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個發達國家中,肺癌的組織學特征在過去幾十年中發生了變化,腺癌的發生率較前增加,而鱗癌發生率卻在下降。
細支氣管肺泡癌(BAC)是腺癌的一種非侵襲性亞型,在女性和不吸煙者中更為常見,其特征表現為雙側、肺內多病灶受累、肺外轉移傾向性較小,與同期的其他亞型NSCLC相比,其生存率更高。
(3)修訂后的肺腺癌多學科分類建議停止使用BAC這一專業術語,而是推出新的分類,如原位腺癌(AIS―單純貼壁生長的孤立性小肺腺癌)和微小侵襲性腺癌(MIA―主要貼壁生長的獨立性小肺腺癌,且侵襲≦5mm)。
鱗狀細胞癌約占NSCLC的25%,與吸煙的關系密切。常發生于中央近端支氣管,可導致支氣管阻塞,進而引起肺不張或肺炎。組織學檢查顯示可見細胞角化,有突出的橋粒和細胞間橋。
(4)大細胞癌是肺癌中少見的亞型,約占所有NSCLC的10%。
關鍵詞:赴美看病,愛諾美康,非小細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