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患者的家族性特征及影響
發布日期:2017-03-02在美國,結直腸癌(CRC)是男性和女性中癌癥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是男性和女性第三大常見腫瘤。美國2013年新發診斷CRC病例142820例(結腸72%、直腸28%),1/3的患者死于這種疾病。不論男性或女性,一生中發展為CRC的風險為5%。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通過有效的篩查程序和有效的輔助治療,美國CRC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繼續下降(1998-2004年期間下降了2.3%),這是疾病的預防和早期發現的結果。
風險因素
盡管某些情況易使患者發生結腸癌,但高達70%的患者沒有可確定的風險因素。
(1)年齡:超過90%的結腸癌發生于50歲以上的患者。
(2)性別:結腸癌的發病率男性和女性相似,但直腸癌男性更突出。
(3)種族:非裔美國人的結直腸癌發生率比白種人更常見,而且非裔美國人的死亡率比白種人高出近45%。
(4)結直腸癌個人史和腺瘤性息肉。
(5)相比不吸煙者,吸煙與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關。與直腸癌的關系更大。
(6)肥胖:兩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較高的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5倍。
(7)飲食因素:高纖維、低熱量和低動物性脂肪飲食可降低癌的發生風險。
(8)鈣缺乏:在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中,每日攝人鈣1.25~2g與復發性腺瘤的風險降低相關。口服雙膦酸鹽治療至少1年的時間也可能降低CRC的風險。
(9)微量營養素缺乏:硒、維生素E和維生素D的缺乏可能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葉酸的作用仍不清楚。
(10)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增加7~11倍的風險,尤其是持續性結腸炎(8~12年)及伴不典型增者。克羅恩病可能導致CRC的風險增加2倍。
(11)非留體消炎藥:美國癌癥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規律使用阿司匹林可使死亡率降低40%,類似的死亡率下降可見于長期使用非留體消炎藥的類風濕患者。FDA已批準了環氧化酶-2(COX-2)抑制劑塞來昔布用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輔助治療。使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進行化學性預防一定會被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所抵消。
(12)家族史:80%的結腸癌在確診時缺乏陽性家族史。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在普通人群中,如果一代直系親屬患癌,其他家族成員的相對危險增加1.72倍,如果有兩個親屬受影響,相對風險增加2.75倍。如果一代直系親屬60歲前發生腺瘤樣息肉,也可觀察到其患病風險增加。真正的遺傳性癌癥僅占CRC的6%。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種外顯率超過90%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綜合征,表現為在青少年后期形成數百個息肉。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為浸潤性癌的風險幾乎是100%。定位于5q21的腺瘤性息肉(APC)基因的胚系突變已經被鑒定出。APC基因缺失可引起具有β-catenin的轉錄活性增加的信號轉導改變。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以HenryT.Lynch命名的Lynch綜合征,包括LynchI型或結腸綜合征,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狀,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征,包括近端結腸受累、黏液性或低分化組織學類型、假二倍性及存在同時性或異時性腫瘤。患者在50歲之前發生結腸癌,終生患癌的風險約為75%。LynchⅡ或腸外綜合征的個體易發生子宮內膜、卵巢、胃、肝膽道、小腸和泌尿生殖道的惡性腫瘤。
為了鑒別可能的家族,建立了Amsterdam標準(3-2-1準則),包括:(1)至少3個家庭成員組織學證實為CRC,至少1個是其他2個成員的一級親屬。(2)CRC累及至少連續兩代。(3)至少有1個家庭成員在50歲前確診。
1997年介紹的Bethesda標準包括腸外腫瘤、臨床病理和年齡修正,并且隨后修訂了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的解釋。Lynch綜合征的特征是DNA錯配修復基因中的胚系缺陷(如hMSH2、hMLH1、hPMS1和hPMS2)。這些缺陷導致微衛星DNA長度的改變,重復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的改變,從而使它們在診斷分析時不穩定且可檢測到。事實上,這種不穩定性可以在所有Lynch綜合征家族和15%~20%的散發性結腸癌中識別出。
專注重大疾病服務的愛諾美康CEO陳博士介紹說:目前我們已經轉診了超過200種類型的癌癥患者,約70%治療方案被改變,很多患者獲得了緩解,因此建議有條件的重大疾病的患者可以考慮出國看病,多一份選擇多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