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就醫如何保障患者的權益
發布日期:2017-03-31專注重大疾病的服務機構愛諾美康指出,近年來,投資熱潮吹到了出國就醫行業,大量資本的注入,讓該類的服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與此同時也衍生了很多的行業亂象。直接的亂象就是機構只看到了消費者的錢袋子,看不到患者的真正需求。該行業屬于新興行業,目前還沒有出臺相關的行業規范,憑借的完全是業內機構的自律,很多患者在有些環節出現問題之后會有一種維權無門的無奈感。整個過程中,患者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選擇相關機構和國外醫院
患者要選擇正規靠譜的服務機構和國外醫院。服務機構的選擇上,好多對比幾家服務機構,擇優選擇為患者利益考慮,不逐利、服務周到的機構;愛諾美康醫學博士陳浩凡介紹說:“面對慕名而至的患者,病情是不是適合出國;國外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案;患者經濟情況如何;患者的預期是否合理;我們的專業與服務是否到位等等均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消費者在選擇相關服務機構和醫療機構時,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跟風,要選擇靠譜的。
在國外醫療機構的選擇上,要看看所選擇的機構是否是該國的知名醫院,或者是某一疾病領域的好的醫院之一,以美國為例,患者在預約醫生時要多留心,預約的是知名醫院的行業專家,還是某個醫生的私人診所。不少服務機構利用患者對國外醫院的不熟悉,推薦不知名的醫院甚至是小的診所給患者,并把所謂的醫生吹噓為專家,患者到了國外之后,不僅耽誤了病情,也維權無門。愛諾美康在美國排名前10的醫院中優中選優,以數據來向患者推薦醫院和醫生,并提供數據來源鏈接,完全將信息提供給患者,并且接受患者國內主治醫生的復核。
與機構簽訂平等合同
當患者選擇相關服務機構來協調出國就醫時,必經的一個環節就是與其簽訂合同,合同不僅僅是患者與服務機構之間的約定,更是患者合理維權的憑據。衛生主管部門和法律資深人士介紹這類服務機構符合中國法律和行業規范,合同作為患者與服務機構之間的約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患者在同機構簽訂合同時,要仔細閱讀合同,確認無誤之后再簽。在行業內,有不少企業急功近利,虛假承諾或者利用晦澀難懂的合同細節,夸大宣傳甚至欺騙患者,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應該對不懂的細節問題直接向服務機構詢問,或者尋求律師咨詢,以確保權益得到合法的維護。同時,患者在簽訂合同時還要明確自己與服務機構之間的權利與義務,警惕服務機構的推卸責任的合同細節,比如常見的翻譯錯誤的責任問題。
遠程咨詢和出國就醫
很多服務機構都會提供遠程咨詢的服務,患者在接受遠程咨詢服務時,提供給國外醫生的是國內的病歷和檢查報告,而咨詢醫生給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也僅供患者參考,終選取何種治療方案,應該由患者和國內的主治醫生商量決定,因此,國外的醫生是不負相關的法律責任的,正規的服務機構都會提前告知患者,或在合同中注明。
如果在出國的實際治療中,美國居民所享有的所有醫療糾紛處理權利,在美國接受診療的中國人同樣享有,無論是患者在美國接受的任何檢查,拿到的任何檢查結果,還是患者接受的任何治療手段,所產生的醫療過失完全由美國醫療機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患者在國外發生了糾紛,相應的中介機構應該為患者提供相關的法律援助,如聘請海外律師等,幫助患者合理維權。
專注重大疾病的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出國就醫行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每年出國的患者不斷增長,在暫時沒有出臺相關行業規范的時候,患者應該利用現有的條件仔細甄選并合理維權。希望越來越多的誠信機構能夠加入到行業中來,共同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呼吁國家能盡快出臺相關規范,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可靠的出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