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要求生育者該如何保留子宮?
發布日期:2020-07-22海外醫療領域曾有報道過,高度惡性子宮肉瘤及某些平滑肌肉瘤,內膜間質肉瘤、惡性混合性中胚葉瘤等,即使外表似病灶局限于子宮,但往往已發生血行轉移,因而目前已不再主張行根治性子宮切除。僅行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術前或術后輔以放療。
由于放療不能改善生存,且會干擾后續化療,故多目前不主張對術后放療。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臨床上,應重視術中診斷,與處理對術前未能診斷的子宮肌瘤;因有可能惡變,應行子宮肌瘤挖除標本。
特定條件下,可請相關人員立即剖視,對可疑惡變的肌瘤如剖面無漩渦樣排列,為均質性、質脆,色紅黃相間者,尤其宮旁與卵巢血管內有蚯蚓狀白色瘤栓者,應提高警惕。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應送快速冰凍切片,據病理結果決定手術切除范圍。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如術中未能確診,術后確定為低度惡性子宮肉瘤,病灶局限,未浸潤血管及其周邊;患者年輕,可嚴密隨訪(有條件)而不必再行手術。除此之外,均應再手術切除子宮及雙側附件。
手術探究上,關于保留生育功能方面,如果患者年輕,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應持慎重態度。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保留子宮現尚無臨床研究報道材料,Leven提出:對年輕要求生育者,腫瘤較小(<3cm)且組織學1級,是由肌瘤惡性而來的,可以考慮保留子宮。
但應講明其利害關系,切除與否,讓患者及親屬決定。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據Davids后期的1150例肌瘤挖除術分析,5例為肉瘤,術后未再處理,隨訪5年良好存活,其中3例受孕。當時診斷子宮肉瘤的標準,很可能僅根據核分裂象對待,所以可能不一致。